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伦敦地铁站里的《道德经》你读过吗? /

伦敦地铁站里的《道德经》你读过吗?

自2002年以来,伦敦欧维尔地铁站(Oval)一直保留着一个传统,在用来发布信息通知的公告板上日更一则“每日思考”,每天为乘客奉上一碗“鸡汤”。

特别的是,很多金句都是来自中国古代先贤老子、孔子的语录。

据BBC报道,“每日思考”第一篇发的内容就是老子《道德经》的名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最开始的6个月,引用的句子基本都来自《道德经》。

而这个创意来自59岁的地铁客户服务部经理安东尼?詹托斯(Anthony Gentles)。

《道德经》是詹托斯的最爱,从中学时代就开始研究,道家哲学思想让他深有感悟。于是,他决定为地铁站每日行色匆匆的乘客们写一句鼓舞人心的智慧名言。

那么,老子、孔子的这些名言,是怎么用英文演绎的呢?来欣赏下: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遍天下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胜过水。)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有网友表示,尽管翻译的很用心了,但是英文还是很苍白,还是汉语好听。

除了《道德经》,詹托斯也会引用很多其他人的语录,尤其在发生灾难事件时给人们以鼓励,比如在去年三月威斯敏斯特恐怖袭击发生后写的:

当你感到脆弱的时候,你必须表现的最坚强。

网友对此普遍反响很好:

“今年有好多好多次在我需要的时候听到了想听的话。欧维尔地铁站,你们了不起!2018年请继续努力吧。”

@欧维尔地铁站的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得到新年大奖。要论鼓舞人心,他们比过气政客们强多了。

詹托斯说, “地铁站不必是乏味无趣的地方。”有了每日金句,乘客们开始有人愿意停下匆匆的脚步与工作人员聊聊天,还有人会专门到欧维尔车站来看看。

其实,《道德经》在国外很有影响力,已经被翻译成西方语言超过250次,主要是英语、德语和法语,是有史以来译成外文版本最多,海外发行量最大的中国经典。甚至还有《道德经》的漫画。

有趣的是,西方人最初把“道德经”3个字分别翻译为“道路”(The Way)、“德性”(Virtue)和“经典”(Classic)三个词。但目前通常采用的译名是用汉语音译 “Tao Te Ching”。

据报道,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道德经》是除《圣经》外被译成外文发行量最大的著作。老子是西方人最感兴趣的哲学家之一。

不过,有批评的声音认为,“如果对中国古代文学没有深度了解。现代译者可能译不出深层的意义。”

毕竟,想要翻译好中国古典文学、文化经典著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比如《论语》中的一些话就被翻译地不知所云: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被翻译成字面意思:

Confucius said, “The wise enjoy water, the humane enjoy mountains. The wise are active, the humane are quiet. The wise are happy; the humane live long lives. ”

除了《道德经》和《论语》,中国的“四大名著”在海外也有很多译本,不过很多翻译也非常搞笑。

《水浒传》英文版的翻译有:《Outlaws of the Marsh》(沼泽里的歹徒)、《All Men are Brothers——Blood of the Leopard》(四海之内皆兄弟——豹子的血);

《三国演义》被美国汉学家摩斯?罗伯斯翻译为《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三个王国的传奇)……也有一些译本直接叫《Three Kingdoms》(三个王国);

《西游记》还有人把孙悟空当作书名,如《Monkey》(猴子)、《The Monkey King》(猴王);

《红楼梦》因为又名《石头记》,因此被翻译为《The Story of the Stone》(石头的故事),在早期英文版本中,黛玉被翻译成Black Jade,即 “黑色的玉”。

看来,中国古典文学、文化要走出去,翻译是关键啊。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