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中国央视春晚被指“歧视”非洲人 /

BBC:中国央视春晚被指“歧视”非洲人

中国中央电视台的春晚每年都成为焦点,吸引数以亿观众收看。今年内容就变得很国际化,有外国歌手在春晚高唱《我爱你中国》,亦有非洲人参与演出,但也引发了“种族主义”的讨论。

其中引发争议的环节,是一个名为“同喜同乐”的小品。来自加纳、肯尼亚、乌干达及科特迪瓦等国的表演者与郑恺、娄乃鸣、大兵等共同演出。这些非洲裔表演者在春晚中操流利普通话,故事提到中国在非洲修建铁路,有非洲人希望去中国留学,嫁给高富帅等等,整体而言是歌颂中非合作,显示非洲人受惠于中国投资,对中国表示感激。

中国女艺人娄乃鸣为此涂黑脸、刻意把臀部弄大扮演黑人,另外一名非洲裔表演者饰演猴子角色。

节目播出之后随即引来网民热议,不论是在微博还是推特上,均有人批评这个节目是“种族主义”(racist)、生硬的“文化输出”,质疑“这怎么能够过审?”,认为有关单位应该道歉。

一些网民提出,如果将心比己,也不愿意看到外国电影嘲讽华人。又指他们没有从2016年一则把黑人洗到变亚洲人的洗衣液广告中汲取教训。激烈讨论下,微博上的一些留言和评论一度被删除。

“推特”上也有人批评央视“种族歧视”,当中包括黑人用户,其中一人说央视春晚是全球很多人看的节目,这次对非洲的描述“极为尴尬”,完全是“最坏的种族主义”。也有中国网民在“推特”上解释央视不代表中国人的立场,对事件表示歉意。

@KTParthepan

ugh the sketch on Africa during the @CCTV Spring Festival Gala (possibly the most watched show in the world) was cringeworthy at best, completely racist at worst. It’s Africa, so bring out tribal dancers & animals? And was that a Chinese woman in blackface with a fake posterior?

有微博网民认为,这仅是彰显中非友谊的小品,并非刻意想丑化非洲人,不应该那么快得出“种族歧视”的结论;亦有人提出,不应该用“欧美政治正确的思维”去看待。不过这种留言属于少数,大部分的中国网民也是认为应该对这类题材具备敏感度。

在争议发酵之际,春晚微博发布了一段有关这部小品的幕后片段,涂黑脸的导演兼演员娄乃鸣解释这是中非友谊的小品,讲到中非文化交流与碰撞,提及中国在非洲修铁路和大自然的这种关系,片段中非洲裔表演者米兰表示, 就像她妈妈一样,娄乃鸣涂黑脸化完妆后,觉得很有亲切感:“她所有的性格都跟非洲人一模一样。”

娄乃鸣说这次交流特别有意义,自己很怕演成一个中国老太太,但是这些非洲表演者叫她妈妈时,让她特别激动,感到被肯定。

什么是”涂黑脸”(black face)?

“涂黑脸”是指不是黑人的演员故意把脸涂黑,模仿黑人,以前在欧美很流行、很常见。但随着时代改变,这种做法开始被认为是歧视黑人,变成敏感话题。

这是1931年美国的黑脸走唱秀图片。

2016年美国有一名白人学生,被拍摄到把脸涂黑,讽刺参加抗议当地警方针对黑人的游行人士。她所属的学校随即道歉,指校方”谴责她的行为”。日本有一名当地演员上月把脸涂黑,打扮成美国黑人演员埃迪?墨菲(Eddie Murphy),片段播出后引来批评。但有意见指,这些评论过于敏感,许多地方许多时候并不会意识到美国社会对这种”涂黑脸”的忌讳。

相对来说,大部分中国人没有与黑人交流的经验,也没有经历欧美般的黑奴、种族问题等等,有评论认为节目并非刻意想丑化非洲人。

来自尼日利亚的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研究员凌迈(Michael Ehizuelen)认为,问题源于许多中国人都不认识真正的非洲,令他们无法正确讲述有关非洲的故事。

他对BBC中文表示,节目”错误解读了非洲”,放进许多令人”不能接受”的元素,包括那名把脸涂黑,打扮成黑人的中国演员。

“如果一个白人把自己的脸涂成黄皮肤,中国人会怎样想?”他指,春晚的节目显示”连中国官方媒体的高层”也缺乏对非洲的认识,认为中方官方”需要向观众呈现一个更现代化的非洲”。

央视春晚在周四晚播放,这一节目估计有8亿观众,有指是全球最多人收看的节目。除了这个环节外,春晚另一亮点就是有来自美国、俄罗斯、法国、意大利及拉脱维亚的外国歌手与张英席、金婷婷,一同高唱《我爱你中国》:“我要把美好的青春献给你,我的母亲,我的祖国。”

据人民网刊登的评论文章,中外明星同台是今年春晚一大特色,来自英美法等国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艺术家亮相春晚,“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内容精彩、气质独特”,形容这些表演“让人忍俊不禁”、体现中国文化“强大影响力与感召力”。

而新华网刊登的文章则指,这一小品以中非友谊为主题展开了一段“啼笑皆非的故事”,跨越国界的合作演绎是”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体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