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澳总理访美 突然改口称北京没有敌意 /

澳总理访美 为何突然改口称北京没有任何敌意

特恩布尔(右一)会成为中美大国博弈的“中间人”吗(图源:AFP)

“中国不是澳大利亚的威胁,因为它没有任何敌意”。这是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2月22日访美之际对媒体说的一番话。但是,这句话和特恩布尔2017年下半年的言行不符。走出国门的他,对华姿态似乎突然发生了转变。

特恩布尔(Malcolm Turnbull)2月22日接受英国“天空新闻台”(Sky News)采访时,拒绝用冷战思维看待中美大国竞争,认为这种思维或视角是“过时的”。在被问及美国却视中国为“战略威胁”时,特恩布尔强调,说到威胁,就必须从能力和意图两方面讲。但从这两方面判断,中国对澳大利亚来说不是“威胁”

他说:“中国实力巨大,且在不断壮大,同时变得繁荣,但我们没有看到任何来自中国的敌意。”

西方反华或鹰派政客,经常利用“意图”(intention)层面的理由,宣扬中国威胁论。他们对中国威胁的定位,都是对“中国意图”的恶意猜测。现如今,特恩布尔却直接言明,中国“意图”是好的,构不成威胁。这和他2017年面对中国批评喊出的“澳大利亚人民站起来了”的基调不同。

特恩布尔在经贸层面抱有对华务实态度(图源:Reuters)

当时特恩布尔炒作北京“渗透”澳大利亚,指控北京操控在澳华商和留学生,通过华商进行政治捐款等活动。这一言行引发北京的反驳和批评。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Kevin Rudd)批评特恩布尔政府这番言论时“访华圣战”言论。

特恩布尔当时对华强硬,指控北京影响澳大利亚政治,就是对澳民主的一种威胁,甚至说澳国家安全的威胁。这符合西方“中国威胁论”的统一口径。

其实,特恩布尔当时是借推动反间谍法,扭转自己在执政党内的弱势地位。如今走出国门,特恩布尔言行的听众不再是国内选民,自然要在外面装好人。他这样做有一定的目的。

访问美国,特恩布尔除了要强化和美国的安全和经贸关系以外,还要尝试担当中美之间的“调停人”。这一点在澳大利亚2017年公布的外交政策白皮书中已经有所涉及。

为了展现这一点,特恩布尔2月22日刻意强调了自己和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联系”。他说,特朗普和习近平能够以清醒头脑,坦率讨论和解决问题。澳大利亚和特朗普都不会通过过时的冷战视角看待亚太地区,毕竟特朗普的从商经历让他深刻理解中国崛起带来的经济机遇。

换句话说,如果澳大利亚效仿美国,将中国定位为“战略威胁”,它就不可能担当中美之间的调停者,不可能做到左右逢源,让自己在两个大国博弈中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另外,特恩布尔访美之前,澳大利亚推动的一项比肩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澳美日印四国基建替代方案,也是澳联合地区势力对抗中国影响力的一种表现。特恩布尔否认该四国方案是为了对抗中国,但他强调,四国只想维护地区秩序,助力国际经济增长与繁荣。

可以看出,特恩布尔是一位政治投机者,意图在大国博弈中谋得发展之道。

澳大利亚外交白皮书明确强调,要走独立化的外交,言外之意就是要摆脱任何一方的束缚。但是,不可忽略的一个现实是,在应对中国地区及全球布局方面,目前还没有哪个西方国家能够恰到好处地平衡好自身、盟邦及与中国的关系。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