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三中释重大信号 习近平"大政改"框架初现 /

三中释重大信号 习近平"大政改"框架初现

北京时间2月28日,中国官方对外发布中共十九届三中全会公布,正式通过了在3月即将举行的中国两会之上,中共要推荐的中国国家机构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和政协人选建议名单。同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

从宏观政治层面解读,此次改革将是5年之前,习近平在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第五个现代化”后,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开始正式推行“现代化”的具体呈现。如果说十八大后5年,习近平一直在推进的是“党改(反腐)”和“军改”,此次可看做其“政改”,即“政治框架改革”的序曲。习近平今天的改革,这是因应现代国家治理中党和国家的关系建构以及权力运行监督的需要,很明显是本着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这条主线,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制度呼应”,是对5年前“第五个现代化”政治承诺的兑现,更是进入“习时代”后,中国改革与发展的“运行保障”。

尽管目前更为详细的中共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尚未完全透露,但是该公报中已有部分信息透露。

第一个值得外界关注的要点是公报中称“同意把《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部分内容按照法定程序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其中“部分”二字表明,即使是两会之上能够看到的机构改革方案,也只是整套《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涉及国家机构的内容,中共“党的机构”如何改革,或许并不会在短时间内浮出水面(电视剧)。

第二个十分重要的地方是,该公报极为强调中共作为中国执政党的角色。称“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完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加强党对各领域各方面工作领导,确保党的领导全覆盖,确保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要建立健全党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强化党的组织在同级组织中的领导地位,更好发挥党的职能部门作用,统筹设置党政机构,推进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前公布的中共修宪建议中,“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再次载入宪法,成为中国国家主席任期制取消外,另一个对邓小平时代“八二宪法”的重大改变。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是中共开国领袖毛泽东对于中共地位提出的论断。2016年1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重新将此作为一项政治原则,2017年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该政治原则写入党章,更成为过去5年习近奔驰理中国的重要原则。

继写入党章,成为修宪建议之后,两会之上,“党领导一切”再次成为本轮党政机构改革的指导原则。

在习近平的党政改革蓝图中,“党领导一切”是最高指导原则(图源:Reuters)

第三个较为特殊的是,中共提出,其改革目标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形成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体系,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武装力量体系,联系广泛、服务群众的群团工作体系”。该说法此前未能在中共如此重要文件中提及,习近平如何看待“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之下的“政府治理体系”、“武装力量体系”、“群团工作体系”,他们分别在习近平“现代化治理体系”的构想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值得关注。

另外一个尤其值得提出的,该通报中直指“治理好我们这样的大国,要理顺中央和地方职责关系,更好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统筹优化地方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构建从中央到地方运行顺畅、充满活力、令行禁止的工作体系,中央加强宏观事务管理,地方在保证党中央令行禁止前提下管理好本地区事务,赋予省级及以下机构更多自主权,合理设置和配置各层级机构及其职能,增强地方治理能力,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

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前总理朱镕基对于中国政府机构进行的大规模改革中,以分税制为重要内容的“央地关系”,是改革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今天中国“央地关系”中,政令不出中南海,地方政府财权、事权过小,都成为困扰中国改革进一步推动的阻力。这也印证该通报中认为中国改革的重要阻碍是现实中党政机构不协调的关系。

以上只是对于该通报的简略解读。其他关键信息,例如为何在短短几个月内频繁召开中全会,中南海在着急什么?两会之后,国家主席在中国“三位一体”的架构中,会否脱离原来只有“虚设”的象征性意义?中国政府总理将是继续如“八二宪法”规定由国家主席提名,还是将有中共总书记提名?中共会从“总书记负责制”重新回到“主席负责制”吗?这些问题的答案,将在两会召开之后陆续揭晓答案。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