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海归成中国科技新力量 脸书谷歌不安 /

海归成中国科技新力量 脸书谷歌不安

流利说创办人王翌。 图/网络

几年前,王翌心里装着的全是"美国梦"。当时他刚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毕业,在Google找到一份工作,并在硅谷买了间大公寓。

2011年某天,王翌让妻子坐到餐桌旁,告诉她想回中国,王翌已经厌倦Google产品经理的工作,想回到家乡创业。不过,要说服妻子放弃温和宜人的加州,回到雾霾笼罩的上海,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王翌回忆起在加州公寓里来回踱步的日子,当时妻子刚发现自己怀孕了,做出决定前那几周非常难熬,但最终她明白了。如今王翌的决定有了回报:去年7月创立的高人气英语教学应用程式(App)"流利说",已成功集资1亿美元。

现在像王翌这样的人愈来愈多,这些菁英仍怀抱着对灿烂前途的憧憬,只是如今他们选择从硅谷回到中国,这种趋势也令脸书、Google等硅谷巨擘不安。

此刻中国企业正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力争在人工智能(AI)、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等下一代科技占据主导地位,受过美国教育的中国人才于是形成一股关键力量。

过去中国留学生大多向往海外工作机会和外国国籍,如今许多人更看好国内的机会。现在中国拥有大量创投资本,政府提出各种激励措施鼓励尖端研究。

猎人头业者史宾沙(Spencer Stuart)常驻北京的科技、通讯与媒体业部门负责人祁瑞峰表示,中国的创新动能增强,人才流动愈来愈多,这还只是开始。对于曾在国外工作或学习且回国时间够久的中国人,有一个专有名词指涉这群人:"海龟派"(海归派)。

前微软杰出人物陆奇。 图/网络

曾几何时,能在一家美国科技巨擘任职可说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但如今能在腾讯、今日头条等本土公司上班也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百度延揽前微软杰出人物陆奇,负责百度AI业务,成为近年最受瞩目的归国人士之一。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和智联招聘网站去年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科技业已经取代金融业,成为吸引中国最多回国人员的领域,比率占15.5%,高于2015年的10%;2016年海外归国留学生人数较2013年激增22%,总人数攀抵432,500人。

也不是所有人都放弃硅谷,职业社群网站LinkedIn去年报告显示,全美AI工程师超过85万人,中国人占7.9%,这里面自然包括很多与中国关系不强或没有兴趣在中国工作的华裔。虽然华裔AI工程师占美国总人口的比率不到1.6%,但华裔AI工程师人数超过中国AI工程师人数。

猎头公司Global Career Path共同创办人吴杰过去三年为中国企业挖来上百名工程师,他从十几个微信群里寻觅人才线索。

在北京实施史上最严网络监管之际,要想从苹果或Google挖人才回国并非易事,不过国内科技巨头也有三大利器:加薪速度更快、机会更多以及"回家"的感觉。

中国网络产业景气好,有时员工领的薪酬甚至比美国同行还多,据说有家新创企业聘AI工程师的开价是四年领的现金与股票价值3,000万美元。

对那些不愿放弃美国舒适生活的工程师,中国企业也有办法,那就是在硅谷成立办公室,或扩大办公室,阿里巴巴、腾讯、滴滴出行和百度等业者都这么做。

不过,事业发展机会还是中国比较多,虽然中国工程师在硅谷也是一股重要力量,但普遍认知是中国工程师向上发展的机会相对较少,这种现象被称为"竹子天花板"。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