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中国政协:负责拍手的掌声播放器 /

中国政协:负责拍手的掌声播放器

2018年3月15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闭幕(图源:新华社)

中国全国政协领导层已经确定,对于政协的性质,有媒体给予了评价。

香港《明报》3月16日指出,中国政协属于政治咨询机构,并无实权,如果说中国人大是负责举手的橡皮图章,它就是负责拍手的掌声播放器。但其地位仍然尊崇,政协主席由正国级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任,副主席都属于副国级的领导人。

有分析人士指出,此前中国两会,尤其是政协会议,经常被视为“花瓶”,背后之意是只能“摆来看看”,很难起到参政议政的作用,无法发挥其在中国政治中“协商民主”的角色。

政协一直背负着“政治花瓶”的恶名,被认为是中共装点代表性与合法性的工具。特别是每年两会期间总会有政协委员的雷人提案被曝光,其中部分提案甚至称得上有些荒唐,既未能反映社会需求,也没有提供合理方案,愈发加深外界对政协参政议政有效性的怀疑。

应当说,政协被指“花瓶”是有现实依据的,不能否认中共建政近70年来,政协发挥的独特作用。可另一方面,其弊端也长期突出存在,至少同中共的理想定位相距甚远。这也是像两会这样重要的政治活动,在外界眼中变得可有可无,“程序化”“过场化”的一个关键原因。

资料显示,1945年8月至10月的国共双方在重庆谈判时,中共代表周恩来认为谈判重点就是召开政治会议讨论建国方案,便提出召集党派会议的协定草案。国民党代表王世杰不同意“党派会议”的名称,美国官员赫尔利提出“政治会议”名称,各方接受。张治中在9月10日会谈中为充分尊重各方意愿,提出在“政治会议”中加入“协商”二字,中共默认接受了这个建议。在10月的毛泽东、蒋介石谈判中,政治协商会议的名称及其任务便正式确定下来。

1949年6月15日至19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今北京)召开。先称“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旋改命名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此后各民主党派经过重组,最终形成了8个民主党派,延续至今。

1954年,由于中国宪法所规定的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建立,同年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立法职能让给全国人大,自此,政协便成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

但是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1957年中共进行了反右运动。这次运动使民主党派此后参政议政受到相当程度的限制。

1966年8月30日,中国全国政协机关停止办公。1973年2月28日,经周恩来批准,全国政协开始恢复活动。

2013年,中国内地31个省级行政区的政协主席全部退出省委常委会,媒体认为这是对政协参政议政独立性的一种强化举措。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