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晋升轨迹有一罕见之处 中国官场新突破 /

刘鹤晋升轨迹有一罕见之处 中国官场新突破

中国学者型官员刘鹤于北京时间3月19日在中国两会上当选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分析认为,刘鹤没有在地方任职的经历,他得以晋升表明学者型官员被赋予了正式权力。

刘鹤升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将主管中国经济(图源:Reuters)

英国广播公司(BBC)3月19日报道,长期扮演中国经济“智囊”角色的刘鹤,在习近平执政期间逐渐走到台前,参与十八大后的经济改革。在经济学家看来,中国经济面临多重风险,刘鹤在改革关键时刻担当重任,将决定中国经济的“气质”,具有“分水岭”意义。

在中共十九大上,刘鹤跻身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一个从未在地方政府任职的官员位列“党和国家领导人”,至今日当选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有望掌握经济领域实权。在重视履历的中国官场,这样的轨迹颇为罕见。

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教授马旭飞表示,“这个官员跟别人不太一样”,刘鹤当选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是给一个学者型官员正式权力。他系统地掌握经济学原理,重视数字,履新后应会有基于科学的政策推出,他还有美国留学经历,视角更加国际化。

马旭飞称,“刚退役的央行行长周小川就是学者型,执掌央行15年。15年来,中国经济复杂度提升,全球金融、贸易领域有很多复杂棘手的问题,主管经济者更需学者背景。”

值得注意的是,经中国全国人大会议投票表决,决定易纲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与周小川一样同样拥有博士学位的易纲,身上同样贴有明确的“学者型官员”标签。

《华尔街日报》称,现年60岁的易纲自2007年开始担任中国央行副行长,过去四年他一直是习近平经济顾问小组的成员,因此具备内部人士的重要资质。易纲流利的英语也是一个加分因素,他在伊利诺伊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并曾在印第安纳大学执教六年。

有分析认为刘鹤、易纲是中共大力重塑的经济团队中的成员,新经济团队的主要任务包括化解债务高企带来的金融风险,激活大型国有银行主导的低效金融部门、推动金融市场开放,以及避免中美贸易摩擦给经济造成冲击。

马旭飞认为,作为经济主官的刘鹤需要带领中国走向经济宏观层面上的成熟。

香港大学经济及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陈衡称,学界都在关注2018年中国的经济改革政策,“它将决定中国经济的气质,有着‘分水岭’的意义。”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