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印度经济增速再超中国!莫迪看到这哭了 /

印度经济增速再超中国!莫迪看到这哭了

印度,总喜欢跟中国比,把中国视作印度的最大威胁,并且总觉得中国要害他。譬如,在GDP方面,明明中国的GDP是印度的四倍,但印度却总是和中国比,比不了体量比增速。为了赶上中国的GDP增速,之前莫迪政府就通过修改统计方法和调整基年实现了“梦想”。但是,之后印度经济不给力,从2016年就又落后中国了。

然而,2017年4季度印度又迎来了一个惊喜,虽然印度2017年全年GDP增速6.5%低于中国的6.9%,但四季度的GDP增速达到了7.2%,超过中国四季度的6.8%。看到印度GDP又“超”过了中国,西方媒体又兴奋了,争相报道。

然而,印度媒体自己终于看不下去了。印度媒体报道说,尽管中国经济增速比印度低,但中国GDP几乎每年增长半个印度,印度GDP增速只有达到40%才能赶上中国的增长规模。

然而,印度的所谓GDP增速达到7.2%,其实是又一次的故伎重演,修改GDP统计方法。2018年2月,印度宣布再次对GDP统计方法进行修改。印度政府宣布,为了“反映真实的经济变化”,计划再次修改GDP统计法,将衡量价格变化的基准年调整位2017-2018年。而在早前那次,印度是在2015年2月宣布新的统计方法时,将基准年从此前的2004年5月调整到了2011年12月。上次就是基年调整后,印度GDP从增长乏力瞬间变成快速增长。这次,印度又把几年调整到了2017到2018年,真是奇葩了。

何谓统计基年,就是以基础年份的不变价格作为计算基础,以后各年统计数据都必须通过折算回到基期的价格。之所以要设立基年,就是通过这种办法消除掉不同年份物价变动对GDP的影响,直白说就是把通胀从GDP之中挤出去。现在是2018年,中国的基年还是2000年,而印度已经重设了三次把基年放在了2017到2018年。设到最近年份的好处是什么呢?就是现在统计的GDP数据中过去些年通胀的水分就不用挤了,直接计入GDP之中,不挤通胀的情况下,GDP增速当然会快速提高。只是,由于这一次印度两次修改基期的相隔时间太短,所以起到的效果并不像上次那么明显。上次印度调整基期,效果是GDP从4.7%一下子跃到6.9%,而这一次印度1季度GDP增速6.1%,4季度才7.2%,增长并不算太明显。

靠调整基年来推动GDP数据增长,这是不可持续的,之前基期是从2004年调整到2011年很明显,这次从2011年调整到2017年就不明显了,那么接下来已经是2017年到2018年的基期了,印度还怎么调?就没得调了。所以,当这次基年调整后,印度接下来的经济增速过一两年还得下来。当然,到那时,莫迪估计已经连任了,其目的也达到了,只是印度人并没有从GDP增长中获得多少实惠而已。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