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脸书再被曝隐私风波:瞄准Android /

脸书再被曝隐私风波:瞄准Android

Facebook遭揭发管理用户资料不慎,5000万用户个人资料外泄引发风波。在创办人朱克伯格周日(25日)于9份英美大报登报向用户道歉的同一天,公司又被揭自2015年起收集Android手机Fb用户的通话及短讯纪录,甚至包括通话对象及通话时间等详细资料。

Facebook这一波"踩界"的举动,由网站Ars Technica率先报道,有Android用户检视其Fb个人数据后发现,公司自2015年起一直收集其联络人姓名、电话号码、通话时间以及短讯等资料。

Fb周日(25日)回应有关报道,否认公司是偷偷摸摸地收集用户数据。称所有资料都是在征求过Android手机用家同意的情况下取得,而且所有资料都上载至安全的服务器。公司发言人表示,Fb不会对外出售,或与第三方应用程式分享。而且公司收集包括通话及短讯资料等功能,是可以关闭的。

公司发言人接受美联社访问时表示,数据是用于Messenger联络人排序,目的改善推荐显示Fb朋友的方法,也令家更易找到想联络的人。但在"剑桥泄密风波"的阴影下,有人担心Facebook获得的敏感资料会在未经用户同意下转交第三方。

这个功能是在2015年在Facebook Messenger首度引进,然后加进Facebook Lite之中。

虽然Fb指出该等用户数据都是在用家知情下收集的,但在用户打开压缩档案后看到的,包括出乎意料地隐私的资料,例如用家与联络人的通话纪录。

Ars Technica引述新西兰软件开发人员麦凯(Dylan McKay)在Twitter的发文:"(我发现)纪录有手机上每一个联络资料,包括那些已不复存在的:每一条短讯、每一个我曾打出的手机号码的元数据(Metadata),包括通话时间和长度。"麦凯指出,Fb纪录他为时两年手机元数据。

麦凯此举引发不少网民"接力",例如美国德州创意写作教授约翰逊(Mat Johnson)也在Twitter推文写了反话:"我那个已删掉的Facebook压缩档案,包含约一年间每一个我打过的手机通话或短讯。酷哦!一点都不怪异。"

在大数据的时代,科技公司一直收集用户大量数据来改善产品服务,Facebook亦不例外。有人更认为Facebook收集数据的方式形同"侵入式监视"。Facebook分析用户的动态和"赞好"模式,又用"Cookies"去追踪用户在其他网站的一举一动,令Facebook能针对用户喜好提供目标广告,成功化身为一大广告平台。

剑桥泄密风波让一众网民重新检视网络私隐问题,早前Whatsapp创办人阿克顿(Brian Acton)首先发起"#DeleteFacebook"活动,其后马斯克(Elon Musk)旗下公司Tesla和SpaceX,以及维基解密(电视剧)(Wikileaks)创办人阿桑奇(Julian Assange)亦公开响应。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