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中国取代美国,有一个“坎”不容易迈过 /

中国取代美国,有一个“坎”不容易迈过

海南三亚海滩人满为患

美国《波士顿环球报》(Boston Globe)发表哈佛大学经济及公共政策教授、国际货币基金前首席经济学家洛哥夫(Kenneth Rogoff)的文章说,由于美国和中国爆发了两国间最大的贸易冲突,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无论现在发生什么,从长远看中国终将取得全球经济霸权。

毕竟中国的人口是美国的四倍,在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技术停滞后,中国迎头赶上,一举成为全球经济霸主,并非不可能。

洛哥夫教授的文章说,但有一个因素不能忽略。许多把中国巨大的劳动力看作优势的人,也担心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实际上会淘汰大量工作职位,把大批人打发到休闲活动中消磨时间。

如果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是未来世纪的主要生产推动力,可能就会有太多的人口难以照顾,尤其是需要通过限制上网获得资讯等手段来控制的大量人口。这将成为中国最大的障碍。而中国迅速老化的人口,使这一挑战更为严峻。

随着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对中国制造业越来越重要,在这方面的领先能力成为重中之重。但在全球经济向更高阶段发展的情况下,目前由中央政府高度极权和控制的趋势,可能伤害中国经济。

在新概念和技术所有权高度集中的情况下,美国国内需要为如何解决重新分配收入问题而斗争。但对中国来说,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即如何使其世界第一出口大国身份转型到机器人时代。

川普总统大为光火,虚张声势,的确不可能使大批制造业工作职位回到美国。但即使不能扩大就业,美国至少有潜力扩大其制造业基础的生产规模。总之,今天高科技工厂产量更高,工人更少。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不仅正在进入制造业和无人驾驶汽车行业,还正在侵蚀服务业的工作职位,机器人医生、机器人财务顾问、机器人律师只不过是冰山的一角。

可以肯定,中国的崛起绝非海市蜃楼,其极大的成功并不只依靠庞大的人口规模。印度有接近中国的13亿人口,但现在远比中国落后。中国领导人必定认为自己创造了奇迹,使数亿人口脱贫并成为中产阶级。但中国的快速发展主要依靠技术追赶和投资。中国具有极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如在下一代的“5G”移动网络技术方面,中国的公司已经处于领先地位。中国的网络战能力,也已和美国旗鼓相当。

不过具有争锋能力,和具有定义能力不是一回事。哈佛大学经济及公共政策教授洛哥夫认为,中国的成就很大程度上还是靠采用西方技术,以及在某些情况下是靠窃取西方的知识产权。川普是第一位严厉抨击这种状况的美国总统。尽管发起贸易战不能够解决问题,但他的抨击是对的。

美国同样面临重大的挑战。例如,美国必须找出办法保持技术不断进步,防止财富和权力过度集中。要成为世界霸主,并不一定要是世界最大的国家,历史上的英国就是例子。但即使美国放手,中国也不可能成为支配全球的力量。理由很简单,因为中国有庞大的人口包袱。而即将到来的机器人时代,反而可能使博弈断然偏向人口少得多,但至少到目前为止更具创新力的美国。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