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一吨洋垃圾全球流动史 最后全被中国吃下 /

一吨洋垃圾全球流动史 最后全被中国吃下

去年7月,中国政府宣布,为了解决国内的污染问题,2018年1月起开始禁止从国外进口24种“洋垃圾”,包括生活来源废塑料、钒渣、未经分拣的废纸和废纺织原料等高污染固体废物。此消息一出,迅速引起世界各国的激烈反应。

首当其冲的就是美国,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垃圾进口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垃圾生产国,有三分之一的垃圾得不到回收利用。

美国只能将这些垃圾出口到全球150个国家。而中国就成了美国最大的废品出口地,占了约百分之四十的份额,也为美国创造近四万的工作机会。

近日,韩国媒体也称因为中国停止进口“洋垃圾”的政策,首尔等首都圈的居民小区4月1日开始出现垃圾成堆无人处理的情况。甚至有人因垃圾处理的问题大打出手。

政令生效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欧美国家都慌了,不得不寻找废弃塑料等废料的新去处或新用途,但是,短期可以将废物出口到越南和印度等东南亚国家,但这些国家能够接受的规模有限。因而回收量也会相应减少,这让这些国家颇为头痛。

“洋垃圾”的世界流动史

“洋垃圾”这一称呼事实上是不太准确的。实际上,所谓的“洋垃圾”是可以经过回收处理后再利用的资源。

当今向中国大量出口“垃圾”的美国,在一个半世纪前也是欧洲“洋垃圾”的受害者。当时美国刚刚独立,各方面都极其落后,仅1850年一年,美国就从欧洲进口了4.5万吨的破布。

美国人将它们变废为宝,用旧布料生产纸张。19世纪80年代时,美国基础设施开始了飞快的发展,铁路的修建增大了美国对钢铁的需求。于是开始从欧洲进口破铜烂铁。从1884年到1887年间,美国进口的钢铁废料翻了十倍,从3.8万吨涨到了38万吨。

后来的美国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了帝国主义列强之一,美国也从垃圾的接收者,变成了输送者。

紧接着日本就成了美国垃圾的接收地。随着经济的腾飞,东亚地区对资源的饥渴与日俱增,日本、韩国都相继从欧美大规模进口可回收废物。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大陆,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低价劳动力储量,加上逐渐增长的资源需求,中国迫切希望发展,就成了发达国家完美的垃圾处理场。

从1985年到1990年,中国通过废金属生产铜的数量翻了一番,达到每年21.5万吨,占到了中国铜产量38%。这其中,“洋垃圾”功不可没。随着中国经济逐渐融入全球网络,中国对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进口国外废料越来越便利。到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废品进口国。

那么中国为什么会进口洋垃圾呢?

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进口废弃物,因为这些“洋垃圾”在经过回收处理之后,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国对原材料的需求。上世纪90年代,中国曾大量进口欧美的废船、废钢,并通过拆船等处理手段从中获取钢材产品及其他有关原材料。这些曾对中国的经济建设及早期的就业发挥过积极作用,并带动了长江中下游大量造船厂的生存和发展。可以说在当时经济异常落后的中国我们只有牺牲掉环境来换取中国经济的飞跃。

当然,这并不是全部,还有很多藏在暗处的非法利益链条,因为存在暴利,所以走私“洋垃圾”的问题也是非常严重,国外一包数百件的旧衣服可能值不了多少钱,但运到中国之后,经过分拣,每件都可以以几十甚至上百的价格售出,因而非法倒卖洋垃圾和转让固体进口许可证已经成为了一个完整的利益链。

流着中国血泪的进口垃圾产业链

作为很多中国垃圾处理产业缩影的广东汕头贵屿镇是处理海内外电子垃圾的集中地。贵屿人处理电子废品的工艺是最简单的酸洗,人口20万的贵屿,有10万人从事电子废品相关行业。即使是规模很小的作坊,一年营收十几万“太过轻松”。在回收电子垃圾的贵屿镇,带有大量重金属的酸液直接被排入河流,报废手机中无用却有毒的部分则被直接焚烧。

贵屿地下水便因重度污染而无法饮用。2009年,当地卫生院通过对贵屿镇一辖村进行体检发现,全村80%以上的中小学生患有呼吸道疾病,5名学生患有血癌。2011年的调查发现,当地25%的新生儿铬超标。

如今,中国全面禁止洋垃圾,此举不仅有利于推动本国环保事业,而且放眼长远,中国可以借此机会,励精图治,促进固体废物循环利用产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但是,如今仍有隐患,如果有足够的的利益,必然会有人冒着生命危险,如果有暴利的话,也不乏把祖国变成垃圾场,牺牲自己后代的利益的人,而且这样一块肥肉,地方政府是否真的能下定决心整治呢。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