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在中山走失!美国18岁华裔女生望寻亲 /

在中山走失!13年后 美国18岁华裔女生望寻亲

13年前,年仅5岁的中凤敏在中山市东凤镇走失,而后被当地福利院接受,又被美国夫妇收养。

到达美国后,中凤敏很快适应了国外的生活,入学后成绩优异,全科得A,现已经被已经被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录取。

然而,在中凤敏心中,寻根的念想却久久不能磨灭,她希望通过南方日报寻找自己的亲人。未来,中凤敏希望能够到中国留学,亲自寻找线索,和家人团聚。

走失:13年前在中山东凤镇走失

中凤敏清楚地记得和爸爸走失的那天,淅淅沥沥的小雨,和口袋里零零散散的几块钱。2005年5月,父亲带着5岁的中凤敏来到东凤镇,随后转乘大巴赶去爸爸工作的地方。

这是凤敏第一次坐大巴,晕车的不适感让她非常不舒服,于是爸爸下车后为她买了晕车药,将她送去东凤镇细滘大桥附近的朋友家,然后就匆匆离开去上班了。爸爸离开后,吃过药,凤敏出于对陌生人和陌生环境的抗拒,偷偷溜出爸爸朋友住的公寓。

她隐约记得爸爸上班工作的地方,想自己走去找爸爸,但很快便在细滘大桥上迷路了。好心人将迷路的凤敏带到派出所,随后被警员送到了中山市儿童福利院。

“不是被遗弃的!”

刚来到福利院的凤敏并不认为自己与“孤儿”这个词有任何联系。在她的记忆中家人对她和其他孩子们都很好,即使经济条件不甚如意但一家人在一起也温馨和睦。随着在福利院的日子变长,即使福利院工作人员们对她非常热情友善,但凤敏发现工作人员会小心翼翼地避免提及父母和家庭,而提及的时候不由自主浮现的笑容让凤敏仿佛意识到了什么。

从福利院进入小学后,中凤敏开始不爱和其他小朋友一块跑跳玩耍,也避免让同学察觉到自己与别人有何不同。一次,当地报纸刊登了孤儿寻亲的名单,和凤敏同一福利院的小伙伴的名字被同班同学看到了,小朋友们并不懂这意味着什么,围在福利院小伙伴周围好奇地询问和打探。旁观的凤敏也坐立不安,生怕同学们看到自己的名字,生怕任何人问起她的父母,紧张了整整一天。“我怕他们会笑我,也怕他们问我爸妈去哪了。”凤敏说。

年幼却敏感多思的凤敏变得更安静内向了,她开始看书。福利院有许多捐赠的书籍,课间休息时凤敏会挑上一本,也不怎么说话,自己津津有味地看着。

赴美:熟悉异国生活,展露学习天赋

和第一个寄养家庭生活了三年后,凤敏又重新回到了福利院,那时的她快12岁了。福利院员工将凤敏的信息发布在一个叫Holt的国际领养中心的网站上,很快,一对美国夫妇与凤敏匹配成功,从伊利诺伊州千里迢迢坐飞机到中山市福利院将凤敏带回美国。

在又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凤敏疯狂思念着中国,想念从前福利院的小伙伴和小学的同学们。刚到美国的第一年, 因为语言不通,凤敏只能跟着四年级的孩子一起上英文课,只有数学课跟上了6年级的进度,而她所就读的私立中学另外单独给凤敏配一位老师辅导英语。后来,班上也慢慢多了一两个从中国来的留学生,“终于有人可以和我聊中文和中国了”凤敏说。

渐渐克服了语言困难后,凤敏在数学和绘画方面的天赋显现出来。甚至美国同学学不懂的微积分,她却能和另一位中国留学生一起,轮做第一名。凤敏给我们看了她的两幅练习画作,都是动物的写实油画,一张画着狐狸,另一张是猩猩,用色大胆鲜艳,即使作为外行人也被动物明亮的眼神吸引,很美。“我平时看到什么就画什么,随手一张纸和笔就可以了。”即使现在凤敏也依旧保持着良好的阅读习惯,她告诉记者她最爱看偏科幻和奇幻类的小说,最近正在追冰与火之歌的原著。

在这对美国夫妇的寄养家庭中,凤敏和家里的姐姐关系最好,大概因为年纪相仿,又在同一间学校,他们之间有许多共同话题。后来养父养母又在中国领养了两个弟弟,凤敏和其中10岁的小弟弟玩得很好,她不断笑称小弟弟的有趣搞笑。

关于未来,凤敏也有着很详细的规划。被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录取后,凤敏选择就读平面设计专业,并早早开始打工赚取学费。“所幸我们家也在伊利诺伊州,周末能回家。”

寻根:难忘父母,望回国寻亲

近日,南方日报记者通过微信号Kylee Bowers联系到远在美国的凤敏,这个颇有礼貌的姑娘由于平日里仍需上课,只能在晚上放学后通过留言回忆自己走失的信息。

在美生活6年,凤敏如今已经习惯了当地的生活。她能熟练使用中英文,但朋友圈内却坚持用中文表达自己的心情。

凤敏告诉我们,她从6岁起就没放弃过寻找亲生父母的念头,但出国后便无从下手。最近在几年美国的留学生多了,她也从中了解到一些相关的寻亲网站,去年她将自己的信息放到宝贝回家的网站上。

记者在宝贝回家网上看到,网站上登记的中凤敏的出生日期为2000年5月24日,但信息备注为“不准确”,被人发现走失的日期是2005年5月20日,身体健康,无任何残疾。2012年被领养至美国。

宝贝回家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中凤敏的信息已经经过核验,同时,其在福利院时期也曾采集过DNA,并已录入全国打拐库。

凤敏表示,以前这类涉及身份和家庭的话题对她来说太过敏感,一度让她抑郁沮丧。后来她慢慢能接受现实,回答一些收养与被收养的话题,但她始终很难找到一个能聊这些话题的人,或者说她无法和他人解释清楚隐藏在语言背后真正的感受和情绪。

“可能是每个人不同的经历造就了不同的认识吧。”刚刚成年的凤敏说。但对于寻亲,她有自己的信念和执着。

关于亲生父母的迷思,养母sandy是凤敏曾经的倾诉对象。凤敏称,对于寻找亲生父母,寄养家庭也表示了支持。“我很珍惜,非常感谢他们”,凤敏说。希望未来可以来中国留学,寻找家人的线索,和家人团聚。

如果你有这个姑娘亲属的线索,可拨打本报电话020-87388888,或添加探针君的微信,与我们联系。

【记者】徐勉

【实习生】汤岱惟

【校对】蓝淑茹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