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建议恢复高考 他的意见只被邓拿掉四个字 /

建议恢复高考 他的意见只被邓小平拿掉四个字

温元凯,1946年出生于江苏无锡。1977年8月,这位年仅31岁的中国科技大学助教,受邀参加了中共中央召开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会上,他与其他与会者当面向邓小平建议:恢复高考。本文摘自央广网《温元凯:我的建议,邓小平只拿掉了四个字》。

当年的七七、七八届现在已成为社会中坚力量(图源:VCG)

北京时间1977年8月初的一天,温元凯正在上海家中过暑假。一个来自北京的电话,把他吓了一跳。

温元凯:“中央办公厅给你一个电话,邀请你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希望你明天赶到北京,参加这个座谈会。”

邓小平主持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

这个重要会议就是刚刚“复出”的邓小平亲自主持召开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拿到参会名单,温元凯又吃了一惊,33位参会代表绝大多数是科技教育界的老先生,温元凯是唯一一位40岁以下的代表。

温元凯:“都是老教授,白发苍苍,其中有名的有北京大学校长周培源教授、清华大学的何东昌教授、南开大学的校长杨石先教授、吉林大学的校长唐敖庆教授、复旦大学的苏步青教授,这些都是很知名的科学家,中国科学院的副院长童第周教授,中国科学院当时的副院长周光召教授。”

1977年8月4日早晨,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主持召开了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

8月4日上午,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温元凯回忆,邓小平开场就说,他向中央请命分管科技教育,召开这次座谈会就是想了解大家对科教发展的想法,有什么要求,有什么看法,尽管发言。可是座谈会一开始就冷场了,最后不得不以“点名”发言的方式打破沉默。首先发言的是年纪最大、时任南开大学校长的杨石先教授。

温元凯:“没想到杨石先教授一开口就开始自我检讨,他说今后一定要进一步下农村、下工厂,接受工人、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好好改造。我注意到邓小平皱了好几次眉头,他也不好意思打断老先生的发言,因为当时的情况就是这个样子的。”

第二位发言的是数学家、复旦大学副校长苏步青。他说,文化大革命期间,他的助手——18位副教授和讲师都被下放到农村、工厂,自己成了“光杆司令”。邓小平当即表态,把苏步青的助手全都调回来。

温元凯:“当时我们听了就特别激动。邓小平雷厉风行,说干就干,当时慢慢气氛就开始有点活跃,能够感觉到邓小平拨乱反正的决心非常大。”

“我的建议,邓小平只拿掉了四个字”

座谈会开到第三天,清华大学副校长何东昌谈到大学新生文化素质太差、许多学生只有小学水平,痛心疾首。这一发言,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一直沉默的武汉大学副教授査全性突然开炮,将问题的矛头直指当时的高校招生制度,当时高校招生的十六字方针——“自愿报名,基层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立即成了讨论的热点。

温元凯:“我就举手插话,我说小平同志,当前教育界最重要的问题是恢复高考。恢复高考,我提16个字叫:‘自愿报考,领导批准,严格考试,择优录取’。没想到邓小平听完我的发言立刻就对我讲,‘温元凯,至少采纳你四分之三’。大家当然都楞了,什么叫四分之三?他说第二句话‘领导批准’可以拿掉。”

被邓小平删减后的高校招生方针变成了:自愿报考,严格考试,择优录取。座谈会召开时,当年的高校招生方案已经下发全国,仍然延续此前的政策。

温元凯:“邓小平很厉害,马上就说能不能收回,我们推迟几个月,今年恢复高考,否则我们又耽误一代人。我当时记得邓小平讲完这句话,表完这个态,我们人民大会堂所有参加这个会议的代表,连人民大会堂端水的年轻女孩子们都情不自禁地站起来鼓掌了整整五分钟。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