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中学课堂"刷脸"管理 学生趴桌分心全都录 /

中学课堂“刷脸”管理 学生趴桌分心…全都录

杭州第11中学的学生透过智慧刷脸系统进入学校。(取材自新京报/视觉中国图)

杭州第11中学学生在食堂窗口的平板电脑上进行人脸识别,“刷脸”吃饭。(取材自新京报)

浙江杭州第11中学日前将“人脸识别”科技应用在课堂教学引起讨论与侵犯隐私等争议。据称,该款系统不仅靠“刷脸”考察学生出勤状况,更透过摄像头对上课中的学生进行行为分析,系统每隔30秒进行一次扫描,学生起立、趴桌子等各种行为全都录。

新京报报导,该校15日在一场对外活动上,展示上述“智慧课堂行为管理系统”。

该系统于今年3月底上线,率先在该校高一的两个班级试运行。透过在教室安装三个组合摄像头来实现“无感”刷脸考勤。称趁学生上课起立时,几秒钟便可完成点名。

“在上课过程中,学生和老师是察觉不到摄像头活动的,不会让人分心”。该校负责人指出,应用该系统的初衷是为了简化考勤制度,用刷脸代替传统的口头点名和刷卡。

报导指出,这款“智慧课堂行为管理系统”还可对课堂上学生的行为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学生异常行为实时反馈的附加功能。

校方负责人介绍,系统每隔30秒会进行一次扫描,针对学生们阅读、举手、书写、起立、听讲、趴桌子等六种行为,再结合脸部表情分析,例如:高兴、伤心,还是愤怒、反感,分析出学生们在课堂上的状态。

校方表示,目前仅趴桌子一项为负分行为。若此类不专注行为达到一定分值,系统就会向显示屏推送提醒,任课教师可根据提醒进行教学管理,而显示屏仅任课教师可见。

据报导,对于该系统引起侵犯个人隐私质疑,该校副校长张冠超表示,“所采集的只是学生行为状态信息,进而转换成代码进行分析,而不是课堂录像,不涉及学生们的隐私”。

张冠超举例,“比如坐直了的代码为A,趴下了是C,每次扫描采集完信息后,发往服务器的只是一个个代码。”最终结果再透过大数据对比,看一堂课中学生们的积极成分多还是负面的多,并不会将具体的单一个行为作为决定性的因素。

至于代码运算出来的结果,只是仅供任课教师关于课堂效果的一个参考。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