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香港观察:“深度游”过了头的内地人 /

香港观察:“深度游”过了头的内地人

一位来自中国内地的女子,在香港法院审理2014年那场占领运动的清场相关案件时,于法院内拍照并分享至社交软件,意外地成为了这宗重大案件之外的另一个新闻焦点。

香港法院向来是热衷于港式文化的游客的朝圣地之一,近年来不时造访于此的内地旅客,已给庭内的审判秩序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干扰(图源:中央社)

向法院虚报住址、备受质疑的法律专业工作背景、自称与耶稣交谈过、公开批评自己的律师、要求法官用普通话对话……围绕这位名叫唐琳玲的涉事女子,在她自辩或受到盘问时的种种言语荒谬以及更多内容诡异的信息遭曝光,让这起事件陷入到公众看不懂的罗生门之中。

最终,法官裁定一度声称“喜欢拍照便拍照”的唐琳玲藐视法庭罪成,并将面对监禁刑罚,尽管后者一直强辩护,这是她作为不熟悉香港法例的一名游客的“无心之失”。

唐琳玲在香港法庭拍照,并非偶然发生的个例事件,由二月至五月,香港已第四度出现类似事件,甚至仅同一宗案件中,就曾先后三次出现有人在庭内拍摄。在近期几桩涉及香港政治事件的瞩目案件的审判过程中,已有多名来自内地、或是操普通话人士在法院拍照,与此同时,一些保持低调的陪审员个人信息及样貌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曝光,这引起了司法机构的恐慌和一些香港舆论的担忧,公众转而针对拍摄者的身份及动机心生揣测。

根据香港的法例,在法庭内拍摄或企图拍摄任何照片,或为供发表之用,在法庭内绘画庭上任何人的肖像或素描,均属违法。而在包括法院大厦的内外空间,现实中随处可见严禁拍摄的告示标语。

拍照事件在香港引起的风波及负面公众影响,折射了对香港司法制度一知半解的唐琳玲的无知与傲慢,也再一次引发了关于内地游客在香港行为举止的社会忧虑和广泛讨论。有香港媒体形容,除了一些闻名于世的标准旅游景点,近年来内地游客在香港亦正开辟更多能够深入当地文化生活的旅行方式,港式文化的“深度游”成为了内地客最新探索乐趣所在。

而香港法院正是香港影视剧集中,不时总会出现的经典场景之一。在港剧风靡大中华地区的黄金年代,香港法庭的英式审讯画面,已经烙印成为很多内地观众的文娱记忆,并成为不少港剧爱好者对香港专业主义想象的重要符号其一,而伴随九七回归后的出入境便利程度提升,到香港旅游时旁听法院审讯,逐渐成为内地游客了却心愿的一种方式,看无线电视《壹号皇庭》(The File of Justice)的真实重现,是很多人旅行清单上的重要一项。

对于是次风波,执业大律师陆伟雄解释,严禁拍摄为了尊重法庭和防止陪审团身分外泄,令审讯不公平,而这无疑是旁听人士需要谨记的首要守则。而正值增加拍摄功能的移动电话刚开始流行于世的年代,香港就曾发生过类似的事件,2004年的一宗案例显示,一名男子因在庭内拍摄法官及控方证人作供,而被控藐视法庭,即使未能证实其意图,但仍因有可能干预司法公正而被判监,更连上诉都被驳回。

而如今这例干扰香港法庭秩序的事件,只不过是内地旅客在香港惹出过的风波之冰山一角。近年来,在从早到晚都有内地游人和购物者的钞票源源不断地流入香港的同时,记录内地旅客有问题行为的照片和视频,也不断涌现于新闻报道:有人纵容自己的孩子当街便溺、有人在整洁的地铁车厢内随意饮食、有人在本就异常狭窄的街道上以夸张举止打扰到路人和秩序……最终,内地游客在香港落下了服饰艳俗、举止素质粗野、无视当地风俗的坏名声。

关于这些举止素质的争论出现之时,正值香港人对与自身有着地缘、史缘、亲缘均有着密切关系的内地人似乎日趋反感之际,诸如“寻找内地人”(Spot the Mainlander)之类的极端本土民粹网站,也在彼时扮演着对内地客的如潮愤怒评论的主要介质。另一面,内地民族主义网络舆论也指责香港人缺乏爱国精神,对数以百万计的内地游客不友好,而正是这些内地游客的钱包,促进了香港的经济繁荣。由此,数年来系列风波间接推动的陆港激烈情绪,到今仍未消减。

而今,这种一般由内地旅客触发的、具有持续性的争议风波,通过最新一例,将陆港矛盾的交锋场合,转移至了最为严肃的法庭之上,通缉、被捕、还押拘留所、入狱坐监……唐琳玲这样的“深度游”,想必绝大多数香港人都未必体验过,而她个人为此付出的代价亦极大。但另一面,香港一部分建基于此的对内地人的敌意,也让正在对唐琳玲落井下石、口诛笔伐的意见和舆论,看上去一定是很想羞辱内地人,但这些香港声音真正羞辱的,却显然是他们自己,同时也让整个香港社会蒙羞,让人们又一次看到了香港社会中低质、脏乱的一角。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