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突谈文革引关注,汪洋对台讲话三大信号 /

突谈文革引关注,汪洋对台讲话三大信号

北京时间6月6日,第十届海峡论坛在厦门举行,中国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出席论坛。

海峡论坛的前身为“海西论坛”,意在加强两岸交流,形成多层次合作格局,推动两岸关系发展。首届海峡论坛在2009年举行,此后每年一届,主会场均在厦门。

这也是今年两会中国政府换届,汪洋由国务院副总理升任政协主席后,首次出席海峡论坛。依照惯例,历届海峡论坛均有时任中国政协主席出席并致辞。

唯有所变化的一点,近期两岸关系愈趋紧张,在稍早前布基纳法索同台湾断交,转向北京后,民进党政府着手对大陆进行报复,决定严格审查大陆各级政府人士赴台,并且对大陆各行业在台设立机构也强化审查。这可能使得海峡论坛的一些子论坛难以照常举行。

也正因此,外界格外关注汪洋在论坛上的讲话,试图以此管窥新一届中共高层对两岸关系的判断。

有评论者指,在中国官媒对汪洋讲话的通稿中,尽管依旧为略显套路的官方语言,同过去的一贯表述相差无几,但透过细微处,仍传递出重要信号。

其一,汪洋在讲话中称,“我们愿意优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将认真落实《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简称措施),在相关政策方面对台企实行与大陆企业一视同仁的待遇。”

汪洋在厦门出席第十届海峡论坛(图源:新华社)

该措施为今年2月底出台,共31条具体措施,其中12条涉及加快给予台资企业与大陆企业同等待遇,譬如“中国制造202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均开放台企参与。另外19条则涉及逐步为台湾民众提供“国民待遇”,包括开放134项中国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可申请“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及各类基金项目等。

而就在论坛当天,福建省委书记于伟国亦宣布,该省将推出贯彻措施的实施意见,包括“闽台经贸合作、支持台胞在闽实习就业创业、深化闽台文化交流、方便台胞在闽安居乐业”等66条具体措施。

显然可见,从两岸有别到“准国民待遇”,再到“国民待遇”,中共高层在冷冻同台湾当局的政府间交往后,正在全力加快两岸民间交流,这将成为接下来对台政策的主脉,通过不断开放给予同等待遇,台湾民众的对陆认知有望逐步改善,加速两岸融合。

其二,汪洋再次提到“台独煽动两岸同胞敌意和对立,是台海和平稳定的最大威胁,必须坚决反对。”

评论界的一个普遍共识是,经过两年的观察,北京对民进党基本已经“失去期待”,这是对台政策出现转变的主因。同时这也意味着,对于中共眼中的“台独分子”,未来不排除会采取一些针对措施。

在5月中旬的国台办例行记者会上,由官媒提问国台办发言人回答,宣称“台独分子不要以为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可以船过水无痕。”这被视为一个明确信号,大陆方面将对“台独”施加更多切实可感的压力。

其三,在台媒的报道中,出现一个颇耐人寻味的现象。据中央社报道,汪洋在同台籍人士的座谈中,提到大陆文革“干掉”很多传统文化,而台湾保存的很好。并且称要想促进两岸交流更好发展,大陆还是应该做更多努力。

这是罕见的中共高层个人化的亲台言论。前述评论者指,一方面这可能是出于向在座台籍人士释放和善信息,但另一边,或也凸显与大陆社会日益弥漫的激烈情绪不同,中共高层对台湾仍持相当欣赏态度。这将成为观察本届政府对台政策发展的重要指标。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