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WHO将游戏成瘾列为精神疾病 网民嘲讽声 /

WHO正式将游戏成瘾列为精神疾病 网民大嘲讽声

近年来,随着全世界的游戏产业兴起,游戏的影响力持续攀升引发的话题不断,各种争议四起,社会舆论沸腾。据新华国际头条19日报道,世界卫生组织18日发布新版《国际疾病分类》,“游戏障碍”,即通常所说的游戏成瘾,被列为疾病。

网友制作趣图(网络图片)

据网易科技报道,包括EA、任天堂、索尼互动娱乐等在内的由全球各地游戏大厂组成的游戏协会曾在2018年1月发布联合声明,希望WHO能够重新考虑将“游戏成瘾”列入新版《国际疾病分类》的做法。

联合声明表示,全球已超过20亿人正安全且明显地享受着游戏,游戏产品在教育、治疗、和娱乐等领域的价值已得到广泛证明,协会对WHO将‘游戏成瘾’列入新版《国际疾病分类》表示担忧,希望WHO对所持证据有更加全面的考虑。

但新版《国际疾病分类》还是将游戏障碍列为一种成瘾性疾病,这意味着游戏成瘾将属于一种精神疾病。相关症状包括无节制沉溺于单机或网络游戏;因过度游戏而忽略其他兴趣爱好和日常活动;明知会产生负面后果却仍沉溺于游戏等。世卫组织表示,确诊“游戏障碍”疾病往往需要相关症状持续至少12个月,如果症状严重,观察期也可缩短。

按照WHO的说法,游戏成瘾分为在线游戏成瘾与离线游戏成瘾两种,主要症状包括无法控制、优先性、不计后果三个特点。该版本将由明年5月举行的世界卫生大会最终批准,并将于2022年1月1日生效。

对此,很多网民发表了看法:

划重点,问题在于成瘾

唯一让我戒掉游戏的方法是海洛因

人们只是会用这个借口来进一步妖魔化那些玩游戏作为他们主要爱好的人

是的,创造一个全新的刻板印象,这对PPL来说是不公平的

网民评论(推特)

网民评论(新浪微博)

医学界看法不一

据美联社报道,医学界对游戏障碍被列为疾病看法不一。支持方认为,这对迅速判定游戏上瘾至关重要,因为玩游戏上瘾的通常是青少年,不会主动寻求医疗帮助。英国精神病学会行为成瘾部门发言人亨丽埃塔·鲍登—琼斯说:“一些家长心急如焚,不仅因为他们的孩子(因为打游戏而)不上学,而且整个家庭因此支离破碎。”

但也有钱德拉·萨克塞纳这样的英国心理学会发言人认为,玩游戏的人中,仅少数会发展到游戏障碍所定义的程度,把它列入《国际疾病分类》可能引发家长不必要的忧虑。

中国是游戏成瘾重灾区 15~19岁人群最易发生

中国较早开展网络成瘾治疗者、北京军区总医院医学成瘾科主任陶然认为“可以说,中国是网瘾大国,是游戏成瘾的重灾区。”

陶然表示,15~19岁是最易出现游戏成瘾的年龄段,这主要与他们大脑尚未发育完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尚未成熟,自制力较差、好奇心较强,学业、家庭及人际关系压力大等有关系。更为严重的问题是,游戏成瘾者低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留守儿童成为亟需关注群里。

据央广网报道,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主任医师田成华长期接触网络成瘾或游戏成瘾的来访者,据他介绍,目前中国在此方面的研究并不算深入,诊断标准、治疗体系都还没有成熟。他表示,如果游戏成瘾正式划归为一种疾病,将对患者接受正规治疗有很大帮助。

不过,田成华也表示,第11次修订版《国际疾病分类》在中国的施行需要长期过程,游戏成瘾正式被当做疾病来进行治疗的未来可能不会来得那么快。

美国半数青少年承认玩手机游戏上瘾

据CNN一份2016年的报导,非营利机构“常识媒体”(Common Sense Media)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美国50%的青少年承认自己对移动设备上瘾,59%父母表示他们的孩子上瘾了。“常识媒体”此次共进行了1,240个访问,调查对象是12岁~18岁的青少年及他们的父母。

报告显示,近80%的青少年表示他们每个小时都会察看手机,72%的人表示需要立即回复手机短讯和社交媒体讯息。36%的父母表示每天会因为电子设备和孩子争吵,77%的父母表示每个星期至少有几次,孩子和父母在一起时会因电子设备分心。

除美国外,一些国家已经将游戏成瘾确定为重大公共健康问题。英国有许多私人戒瘾机构。韩国政府已经颁布了一项法律,禁止16岁以下的青少年在午夜和早晨6点之间从网络游戏中获取信息。在日本,如果玩家每个月玩游戏超过一定时间,玩家将会收到警报。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