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重新定义中国与世界 习外交思想三看点 /

重新定义中国与世界 解读习外交思想三大看点

作为最早提出的习思想组成部分,早在2017年初,习近平外交思想便在中国官方媒体出现。但彼时具体构成尚未清晰,外界主要通过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外交层面的作为进行研判。

日前中共召开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真容”得以首次展露。

评论者指,透过此次会议的官方通稿,可以发现三大看点。

其一,该思想提出外交工作的“十个坚持”,将成为今后中国外交的行动指南。

通稿称,“十个坚持”包括“坚持以维护党中央权威为统领加强党对对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坚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增强战略自信,坚持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以及“坚持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基础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以深化外交布局为依托打造全球伙伴关系,坚持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坚持以国家核心利益为底线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持以对外工作优良传统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为方向塑造中国外交独特风范。”

可以看到,相较于过去强调韬光养晦的外交方向,新时期的习近平外交思想更多着眼于主动作为。譬如对“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全球伙伴关系”、“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等的论述,显示在本届中共领导层眼中,中国已不能再止步于对既有体系的服从和迁就,而是更多倾向于引领与改革。

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具体组成出炉(图源:Reuters)

这样的方向性转变,特朗普上台采取保守收缩,由此带来的全球格局松动只是一个偶然外因。更主要的,是中国软硬实力提升催生出的强烈内在需求,从韬光养晦到主动作为,是一个必然过程,可能会因种种因素早来或晚到几年,但中国注定不会永远低调下去。

其二,习近平外交思想重新定义了中国与世界,这对正处于世界变局中心的中国而言,是一个关键动作。

通稿称,习近平指把握国际形势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其中历史观指要看清国际形势的现状与过去,把握历史前进大势;大局观则指要把握本质和全局,避免在多变的国际乱象中舍本逐末。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角色观。习近平称所谓角色观,“就是不仅要冷静分析各种国际现象,而且要把自己摆进去,在我国同世界的关系中看问题,弄清楚在世界格局演变中我国的地位和作用,科学制定我国对外方针政策。”

某种程度上,这可以视为此次中央外事工作会议的题眼,即在全新的国际环境中,重新定义中国与世界,并以此为逻辑基点,延展中国的外交格局。前述的“十个坚持”,实际上也正是在清晰判定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之后,拟下的具体外交方针。

其三,通稿的不小篇幅涉及外交系统改革,联系早前王岐山关于整顿外交的报道,整个中国外交系统的改革及整顿,也许已在进行中。

作为十八大以来中共执政的主轴,强调“党的领导”也在外交领域凸显出来,这同样是有效整顿外交系统的前提。通告称“外交是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必须坚持外交大权在党中央”、“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令行禁止、步调统一”,即是直观论述。

而对外事工作队伍的整顿、对对外工作体制机制的改革,则是这一前提下的具体步骤,后者在人事与体制层面进行革弊鼎新,最终回到前提,实现中国外交系统的全面焕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