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我不是药神热映之际 推动抗癌药降价 /

我不是药神热映之际 中国推动抗癌药加快降价

正值中国喜剧电影“我不是药神”热映,片中碰触高价药、卖假药等社会热点。中国国家医疗保障局日前表示,各有关部门正积极落实抗癌药降税后续措施,督促推动抗癌药加快降价。

《我不是药神》剧照海报(图源:VCG)

中国央视新闻7月8日报道,2017年中国医保药品目录准入谈判,赫赛汀、美罗华、万珂等15个疗效确切但价格较为昂贵癌症治疗药品被纳入医保目录。对于目录内的抗癌药,下一步将开展专项招标采购,在充分考虑降税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价格下降。

医保目录外的抗癌药如何实现降价?中国国家医保局表示,将进行准入谈判,与企业协商确定合理的价格后纳入目录范围,有效平衡患者临床需求、企业合理利润和基金承受能力。

据了解,近年来有关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2017年居民个人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下降到28.8%,较新一轮医改前下降了12个百分点。抗癌药方面,绝大多数临床常用、疗效确切的药品都已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医保局还说,有关部门将按要求加速推进工作,让民众“早用上、用得起”好药,逐步减轻重大疾病患者的医药费用负担。

最近中国上映的热门电影《我不是药神》,其宣传噱头之一即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所谓真实事件,即2013年发生的陆勇案。

2013年8月,中国湖南省沅江市公安局在调查一起网络贩卖银行卡团伙时,时为江苏省无锡市一家针织品出口企业老板的陆勇,因曾购买信用卡而被逮捕。随后陆勇销售印度抗癌药物被媒体曝光,由此,此案超越了一般刑事案件,成为一个万众瞩目的社会事件。

从2013年被捕到2015年被无罪释放的一年多里,围绕陆勇案在中国社会引发轩然大波,矛头的焦点直指国外原研药在中国的高价。陆勇案涉及的瑞士诺华公司生产的抗癌药物格列卫,当时中国售价高达23,500元人民币(1元人民币约合0.15美元)一盒,而印度仿制的格列卫中国“团购价”仅200元人民币一盒,相差100倍以上,更是成为众矢之的。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