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北约军费之争没有终点 欧洲不应讨好川普 /

北约军费之争没有终点 欧洲不应讨好川普

7月11日北约29个成员国领导人将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峰会。北约是西方世界认为最成功的军事联盟,而今天的北约在美国特朗普政府下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

特朗普(Donald Trump)对北约的不满,无外乎是军费开支的不平衡。从上任以来,特朗普已经多次批评欧洲国家没有达到北约军费开支的标准,并且指责这是在安全领域“搭便车”。直到北约峰会两天前,特朗普仍在推特(Twitter)上继续炮轰北约盟友,称“美国在北约的投入远远超过其他任何国家。这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可接受的。”

在此之前,特朗普还在6月给北约领导人致函,威胁各国如果再不能满足防务工作的要求,“美国即将失去耐心”。特朗普所谓的“要求”,也就是2014年9月北约威尔士峰会被重申的军费增加目标,即各国年军费开支相当于各自国内生产总值(GDP)2%。然而,这一目标本就限定10年之内完成,并且被描述为一种“向导”,并没有限定任何惩罚的机制。

特朗普(右)已经开启访欧之旅,并且准备在北约峰会上“应战”(图源:VCG)

对于特朗普“催债”的强硬姿态,德国、比利时和挪威等欧洲国家3日表示,不会屈从于特朗普政府压力,仍将依照各自国情兑现增加军费承诺。特别是被特朗普的信函中“点名批评”的德国态度更为强硬,德国国防部长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解释称“我们不想打动任何人”。

然而,仍然有更多的声音认为,即使北约各国对特朗普的指责集体反弹,他们仍然更有可能向特朗普提出的要求妥协。而事实也是,多数北约国家在反驳特朗普威胁的同时,也表示正在不断增加军费,向既定的2%目标迈进。

其实,北约走过将近70载的时间,其面临的挑战并不只是表面各成员国的分歧,或是谁出的军费不够多这么简单,而面对今天的美国和特朗普政府,欧洲国家此时的确应该果断地摒弃其一贯的讨好策略,原因如下。

第一,北约盟国的军费的增加并不会使特朗普满足。

这一点从美欧混乱的贸易战看再清楚不过。特朗普威胁对全世界实行钢铝关税之后,欧洲盟友的第一反应是纷纷前来白宫进行游说,动之以情和晓之以理,当然很可能进行了经贸上的谈判,但是美国最终还是没有获得关税的豁免,只得以反制措施相见。

威胁和指责在特朗普执政的时代,似乎并没有尽头。美国在二战之后的全球经济和军事上的主导位置,决定了今天美国可以在各个领域向欧洲发难。2017年至今,特朗普狠批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TIP)、退出巴黎气候协议(Paris Agreement)、退出伊朗核协议(JCPOA)到威胁贸易战,特朗普的“搅局”的招数可以说层出不穷,即使北约各国能够增加军费,特朗普这个各处高喊“不公平”的总统,也绝对不会因此满足。

欧洲领导人继续讨好特朗普并不会得到令他满意的结果 (图源:VCG)

再者,近年来,欧洲的国防开支一直在缓慢增加,北约28个成员国中有27个正在增加国防开支,8个将实现今年2%的目标,16个国家有望在2024年达成协议的目标。特朗普不满现在的状况,那么即使各国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加速提升开支也不会令他满意。

第二,欧洲安全防务问题的根本,并不是增加北约的军费。

且不提军费的高低并不能完全决定欧洲国家的安全防务是否发展到位,也暂不提欧美之间的北约联盟是否会因为欧洲国家增加军费开支而更加牢固,欧洲安全防务的真正挑战,其实是其缺乏真正独立自主的军事力量。

二战之后,北约是在美国在美苏冷战的战略需要的背景下,成为了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军事联盟。而冷战后,随着北约的东扩,成员国增多,各方在很多利益诉求上实际存在很大的分歧。而美国面对新兴国际力量,特别是中国和俄罗斯的崛起,则希望适当收回战线,减少全球治理的开支。

与之前历届美国总统对欧洲国家的劝说式的施压不同,特朗普对军费的催促显得更加急迫,甚至把北约和贸易问题挂钩,令欧洲十分不解。实际上,特朗普的表现恰恰说明,美国已经开始渐渐相信自己不应继续负责欧洲的安全问题,而欧洲此时的妥协并不会扭转这种局面,欧洲国家真正需要做的实际上就是增强自身的军事实力。

这并不是说北约真的面临“解散”的危机,也不代表欧美多年的盟友关系会就此瓦解,而是更加独立的姿态和更强大的自身实力,会给欧洲国家在北约框架和其他国际事务中,对美国更大的发言权和谈判筹码。也就是说,无论是为了自身的安全还是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欧洲都不应该再采取讨好特朗普的方式,而是在北约问题上有更加团结一致、独立自主的声音。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