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冷枪难防 李克强并未幻想默克尔站队中国 /

冷枪难防 李克强并未幻想默克尔站队中国

继7月6日中美互相加征340亿美元的关税,特朗普政府7月10日发布了对华2,000亿美元征税清单。中美贸易战进入了新的对垒阶段。而在此关键时刻,中美之外最大的相关方欧洲成为各方争相拉拢的对象。

中国总理李克强7月5日至10日前往欧洲出席第七次中国-中东欧领导人峰会,并正式访问德国。李克强在中国和中东欧领导人峰会上强调了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这在以往六次的峰会演讲中是没有的。

此外,李克强同德国总理默克尔(Angela Merkel)见证了双方农业、教育、青年、卫生、化工、通信、汽车、自动驾驶等领域20多项双边合作文件的签署。中德联合声明指出双方致力于通过世界贸易组织现有机制解决贸易争端,反对一切形式的保护主义,共同致力于推动中德经贸关系长期、深入、稳定的发展。

默克尔表示,德方反对贸易战,主张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自由贸易,愿同中方加强开放合作,共同对外释放维护多边主义、开展国际合作的积极信号。德方乐见中方扩大开放举措在德中合作中率先落实,赞赏中方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等措施,欢迎中国企业投资德国。德方并支持此次欧盟中国领导人会晤发表联合声明,推进欧中投资协定谈判早日取得积极进展。

德国作为欧盟的核心力量在贸易战问题上积极表态显然符合北京的预期。但中国争取欧洲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也并非没有代价。中方愿同德方探讨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中方支持法兰克福金融中心和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同意授予德意志银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商资格。中德双方首次就德国汽车企业在华合资项目所占股比提高、化工企业在华建立大型独资项目等达成协议。这些本质上是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政策红利优先给了德国。

此前7月5日中国外长王毅在奥地利说,中国现在站在反对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前沿,不希望背后有人打冷枪。王毅的话暗示了中国不断在战略和策略上拉拢欧盟的初衷:即便欧盟不站队中国,至少也不应该是中国打对美贸易战的障碍。欧盟能保持中立对中国来说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而李克强10日刚刚结束访问欧洲,7月11日至12日北约峰会将在布鲁塞尔召开。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前往参加峰会。不过和中国极力稳住欧盟不同,特朗普连发数条推特批评北约成员国。

特朗普对欧盟的大棒策略并非愚蠢和盲目自大(图源:VCG)

“准备前往欧洲。先会谈-北约。美国正花费着远远超过任何其他国家的费用来保护他们。这对美国纳税人不公平。最重要的是,我们和欧盟的贸易导致我们失去了1,510亿美元,因为他们向我们征收巨额关税(和壁垒)。

没过多久,特朗普继续发推,“北约中的很多我们希望保护的国家,不仅没有交够所承诺的2%的款项(很低),而且多年来一直欠款,到现在还没付清。他们会偿还给美国吗?”

接着特朗普继续警告,“欧盟让我们的农民、工作和公司无法在欧洲开展业务(美国有1,510亿的贸易逆差),然而他们却希望我们通过北约继续开心地保护他们,并且友好地付费。这将不再可能。”

今年3月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曾经访问欧洲试图联络欧盟一致打对华贸易战,而今天特朗普虽然在军费和贸易赤字问题上接连向欧盟发难,本身亦是胡萝卜之外的大棒。

中国不能对欧盟完全站在中国一边抱有希望,特朗普对欧盟的军事和经济敲诈有其胜券在握的一面。虽然默克尔曾表示:“我们可以依赖别国的时代,某种程度上已经结束了。”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Donald Tusk)对特朗普喊话说,“亲爱的特朗普总统,美国没有也不会有比欧洲更好的盟友了。”但欧盟在军事上尤其是先进军事装备上对美国的依赖已经根深蒂固,欧盟的独立并非是一时半会可以完成的。

美国的贸易大棒对中国可能没有效果,对于依赖美国的盟友来说绝非是没有任何作用。

欧盟不是不知道北京希望联手欧盟发出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声音,这一点早在中国副总理刘鹤2018年1月前往瑞士参加达沃斯论坛时欧盟就已经清楚,在2018年5月访问中国时默克尔也已经摸清了北京的意图。

欧盟以及德国迟迟在声援北京上不松口,不是因为他们不懂得特朗普奉行美国优先的危害,而是权衡利弊之后的选择。现在德国给中国明确的反对贸易战的信号是北京用开放的政策红利换来的。

特朗普前往北约开会一方面是在军事和贸易问题上进一步施压欧盟,另一方面也是在博弈,美国在赌欧盟不会也没有能力远离美国。前不久美国驻德国大使提出美欧汽车零关税意见后,默克尔第一个站出来支持,这本身也表达了欧盟欲和美国和解的信号。欧盟宁愿部分吃亏让利也不愿意同美国闹翻,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因此,综合来看,欧盟显然不是贸易战的最大受害者,甚至极有可能是在中美贸易战中获利的一方。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