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王岐山密会美商 谋局中国制造技术难题 /

王岐山密会美商 谋局中国制造2025技术难题

7月13日,美国特斯拉CEO马斯克在其个人推特上发布推文,称自己刚刚结束三天访问中国行程,并在中南海紫光阁见过中国国家副主席王岐山。诡异的是,对如此重要的会见,中国大陆媒体却完全未见报道。王岐山破例接见马斯克,所为何事?

对于这场会见,马斯克(Elon Musk)推文称,王岐山12日下午在中南海紫光阁与他们进行了一次“非常有趣的讨论”,话题涉及历史、哲学及时运。“(我们)同中国高层领导人举行了很好的会晤,就未来长远发展进行了颇有见地的沟通”。

王岐山被指神隐中美贸易战(图源:Reuters)

“救火队长”神隐

此前中美贸易战反反复复委决不下之际,中国海外媒体集体放风说,王岐山将接手贸易战问题,做指导性决策,甚至不乏亲自披挂上阵主导对美经贸谈判的可能。这一放风背后的逻辑是,在中共党内,从经验、资历、能力上讲,王肯定是最强的贸易谈判角色。王在温家宝内阁任职副总理期间主导了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

但事情并没有按照外间猜测的方向取得进展,于是坊间热议王岐山为何“神隐”于硝烟弥漫的中美贸易战。其实按照中共的决策机制,中美贸易争端这等大事,党内地位相当于“第八常委”的王是不可能“神隐”的,这位昔日的“救火队长”必定以某种方式参与并跟进决策。但这不意味着他要代替中国副总理刘鹤冲上中美经贸谈判第一线,在中美贸易战受两个全球大国战略博弈影响势将长期化的情况下,中共和王岐山显然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好钢用在刀刃上”

特斯拉汽车是美国最大亦即世界最大的电动汽车及太阳能公司,产销电动车,太阳能板及储能设备。特斯拉7月10日宣布,该公司已与上海临港管委会、临港集团共同签署纯电动车项目投资协议。包括路透社在内的西方媒体披露消息说,上海建厂之后的两年,计划目标是达到年产50万辆电动车的规模。

北京分析人士指,马斯克投资中国的电动汽车项目恰是“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内容之一。中兴事件后痛感在核心技术上被卡住脖子,中共高层已经将核心技术研发和创新置于议事日程的显要位置。特斯拉上海设厂背后是否有着王岐山身影不论,马斯克推文称与王岐山谈及历史、哲学、时运以及未来发展,料其话题应是紧紧围绕技术创新。

拿汽车行业来说,中国有70多家整机生产厂家,而美国只有3家,一家福特,一家通用,还有一家特斯拉。这意味着中国汽车生产厂家的规模效益远远低于美国,意味着中国汽车生产厂家能够投入到研发中去的资源远远低于美国。过于分散就没有力量集中资源进行基础科学、基础技术的研发,导致中国企业在基础技术方面现在和美欧日的差距依然是非常显著。

而依照全球经验,要取得基础研究和基础技术突破,只有大企业能干,中国70多家汽车公司全在研究电动车,美国是特斯拉一家研究电动车。这使得它能够投入的资源,能够投入的人力,远远超过中国的这一些中小型汽车制造商。所以行业重组一定要做,提高市场集中度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基础研发,从而掌握核心技术。

中国技术创新身陷功利旋涡

中兴事件中国朝野大辩论档口,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退休研究员谈庆明一封谈及中国为何无法实现核心技术突破的私人信件热传中国互联网。

谈及中国科学界现状,谈庆明指,中国科学院“大部分经费集中在军工技术项目,少部分才是基础研究和国民经济急需课题。科研人员人自为战,忙于多多发表论文、找关系、跑项目,年轻骨干为买不起房子、为个人前途和国家命运而苦恼”。

“今天的高校,教授不愿意到课堂讲课;所做的研究和中科院类似,但求数量而不讲质量。著名大学居然创建和开办六七十个‘各类’学院,把知识碎片化了,让学生无所适从,学不到应有的系统知识,打不好基本功。学校不再提倡‘独立的思想,自由的精神’,而提倡与领导保持一致,‘听话,出活’。”

谈庆明回顾了中共建政以来的中国科技史,指中国的科技研究一直受到政治的冲击,目前更是举国陷入功利旋涡。“新世纪以来,中科院领导依然跳不出功利主义旋涡怪圈,以论文篇数、创收金额的绩效考核标准,使整个中科院‘泥菩萨过河’,朝不保夕。”

谈庆明以中国科学家郑哲敏的建议为例,郑曾上书中共领导层,认为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队,应主要承担研究和发展技术科学的任务,其研究重点应当是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准服务的研究项目,如生命科学和环境科学,而不只是军工技术。

“一系列政治运动是打击科学家的,扼杀了科学家的(个性化)的创造性。不能认为钱学森、郭永怀和郑哲敏缺乏科学武装、工匠精神和持之以恒的情怀。如果再不从源头上彻底整改,刘亚东所说的三个缺乏还会继续下去,‘核心技术’也不会凭空产生。试想:没有‘独立的思想,自由的精神’,创新何来!”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