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揭秘疫苗行业潜规则 利欲熏心 黑幕不断 /

揭秘疫苗行业潜规则 利欲熏心 黑幕不断

长生生物造假事件不断发酵。继中共高层做出批示和派驻调查组后,长生生物已经成了“疫苗界三聚氰胺”,公司全面停产、高俊芳等15人被刑事拘留。

祸不单行的是,经历了连续7跌停的“疫苗黑天鹅”拖累整个医药板块市值蒸发千亿之后。证监会再出重拳,长生生物股票被ST,涨跌幅被限制为5%。显然,长生生物的跌停之路仍未结束。

问题疫苗绝非偶然,揭秘疫苗行业背后的“潜规则”,利欲熏心招标黑幕不断,销售回扣是常态(图源:VCG)

据悉,已有基金将长生生物的估值下调至4元以下(1人民币约合0.15美元)。这意味着,高俊芳儿子、长生生物副董事长张洺豪将面临爆仓危机。而对于长生生物会否被强制退市,张洺豪则表示:“最坏就退市呗”。显然,长生生物退市信号已经显现。

有财经评论人士认为,如今,市场把长生生物强制退市的希望寄托在证监会对长生生物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问题的立案调查上,这其实是一种本末倒置。毕竟欺诈发行只是谋财,但在狂犬疫苗问题上严重造假,这是直接的谋财害命。这样的公司应坚决将其勒令退市。但奇怪的是,A股市场还不能以此为由直接将其退市。

也有分析指出,疫苗造假行为本身就是重要的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而且,长生生物涉及多起行贿,这种行为已涉嫌违法,加之长生生物可能涉嫌业绩造假、欺诈上市。所以,长生生物被强制退市并非不可能。

黑暗的朋友圈和行业“潜规则”

而“狂苗”事件引爆后,上市公司长生生物64岁女掌门人高俊芳从国企高管转型为上市公司掌门人、家族资产积累达51亿元的经历,不断被人提起。其从一名公司员工,成长为“疫苗女王”,低价收购长生生物是其关键一役。当时长生生物私有化被质疑涉嫌侵吞国资。

此后,高俊芳逐渐打造自己的资本版图,涉及医疗、小贷等多个行业,家族财富一度超过50亿元。同时这和其“朋友圈”密切相关。

而对于外界质疑“侵吞国资”的股权交易,张洺豪认为,仅从价格来质疑高俊芳“侵吞国资”是不公平的,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国企改制中“管理层优先”是较为普遍和正常的做法。

亦有媒体采访长春生物研究所原副所长李长太。根据李长太的说法,当年提拔高俊芳并非其本意,高俊芳之所以能“平步青云”,与时任研究所所长的张嘉铭(音)有直接关系。在他看来,张高二人关系匪浅,这几乎是“公开的秘密”。此次长生生物曝出问题疫苗事件,似乎在李长太预料之中:“高俊芳胆子太大,早晚出事。”

在李长太看来,防疫站之所以买高俊芳推荐的疫苗,是因为她愿意花钱,这一做法是“医药行业不合法的合法(即‘潜规则’)”。从2010年的“山西疫苗事件”,到2016年的“山东疫苗事件”,疫苗案背后的行业潜规则在被曝光,招标黑幕不断,销售回扣仍是常态。根据《南方周末》的整理,从2003年起,长春长生的多个疫苗产品卷入行贿案件,向21名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涉及中国大多个地区及省市疾控中心。

时下,从“疫苗王”到面临牢狱之灾,长生生物对于高俊芳,可以说成也萧何败萧何。此次波及的药企或不止长生生物一家,波及的人或也不止高俊芳一人。

有媒体梳理发现,长春长生从国企到民营,经历了十多年时间,期间经历19次股权转让以及2次增资。在此期间,高俊芳配偶张友奎、其子张洺豪等家族成员陆续浮出水面(电视剧)。同时,其家族成员均在多家公司担任法人、股东或者高管。

不仅如此,在股权的频繁交易中,现任康泰生物董事长杜伟民及其合作伙伴韩刚君也确曾以个人或公司法定代表人身份参与交易,并在完成对高俊芳家族的股权转让后,悄然退场。

而杜伟民和韩刚君也曾涉及疫苗造假风波。2013年12月,康泰和杜伟民涉嫌疫苗造假。十天时间里,共有8名新生儿在接种康泰的乙肝疫苗后死亡。

有调查显示,高俊芳和长生生物董事,质量总监,副总经理张晶关系密切。长春生物监事李凤芝也是高俊芳重要的合作伙伴,其在长春市鼎升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担任股东。而鼎升小贷公司的法人张雯正是高俊芳的女儿。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长生生物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变更前为刘良文和虞臣潘,变更后为高俊芳,张友奎和张洺豪。而目前,刘良文,虞臣潘仍担任长春生物董事,并同时担任多家公司董事和高管。

以上恐只是高俊芳朋友圈的冰山一角,随着疫苗事件调查的不断深入,高俊芳朋友圈将逐一被揭开,后续恐难逃巨震。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