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贸易战蔓延 高通恩智浦"联姻"失败背后 /

贸易战恶果蔓延 高通恩智浦“联姻”失败背后

北京时间7月26日,在历经了近21个月的等待后,高通440亿美元并购荷兰半导体公司恩智浦的交易正式告吹,这笔延宕已久堪称全球史上最大芯片并购计划,最终还是没能等到中国反垄断监管机构的放行。

高通440亿美元收购恩智浦落幕,为此高通将赔付20亿美元“分手费”(图源:VCG)

特朗普政府介入

其实,高通作为全球顶级芯片制造巨头,命运已经受到白宫的优先事项和中美贸易战的双重夹击。今年3月,特朗普以国家安全为由阻止了竞争对手博通公司对高通公司的恶意收购。白宫的介入实际上将高通塑造为“国之重企”,在与中国的5G之战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当下高通恩智浦“联姻”失败,也被认为是中美贸易战恶果蔓延下的最大牺牲品之一。

高通首席执行长史蒂夫·莫伦科普夫(Steve Mollenkopf)表示,公司艰难地作出了该决定,是认为目前的地缘政治环境短期内不太可能有所改变。

当然,这笔金额高达440亿美元收购背后,关键在于高通“通吃”垄断芯片产业链,面向物联网、车联网领域复制芯片和专利收费模式的战略布局。

因为,在半导体行业,恩智浦本身也是巨无霸,具有强大的科研创新和技术垄断实力。如果放行高通收购恩智浦,那么将极大地强化高通的既有优势,帮助其在移动终端设备、物联网、车联网的芯片和专利技术上形成闭环式垄断。换句话说,到那时中国品牌将都要为高通打工。

为此,高通也是竭尽全力,收购交易历时21个月,曾被推迟30次。期间高通还把交易额从380亿美元提高到了440亿美元,其中还未计算将会一并埋单的100多亿美元恩智浦债务。并且还通过了对垄断最挑剔的欧盟的反垄断调查及韩国、日本、俄罗斯等8国主要监管部门的批准。

有分析指出,该交易之所以迟迟未能获得中国反垄断组织的批准,充分证明中国在贸易战上的立场。依据特朗普的“个性”,很难保证芯片行业或者某个企业将来不成为中兴通讯第二,倒在美国政府一时性起的所谓禁令之下。所以,对中国来说,批准高通并购恩智浦要约,已经不是一个孤立的、简单的经济事件,中兴事件就是一个“血的教育”。

目前中兴禁令虽然已经解除,然而代价沉重,中兴通讯被罚10亿美元,并交纳了4亿美元的保证金,按美国要求,中兴通讯董事和副总裁以上高管全部换血,中兴市值蒸发了数百亿。

由此看来,制衡美国霸权主义,可以广开渠道,多头并举,而不是单一的征税对征税。对高通收购恩智浦说不,是中国在中美贸易战中的棋子。

流产的惨痛代价

曾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中国事务主管的康奈尔大学经济学家埃斯瓦尔·普拉萨德说:“这已经不仅仅是贸易战了,这越来越成为两国之间一次更为公开的经济冲突。”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