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北京否决高通并购案一石双鸟 /

北京否决高通并购案一石双鸟 预示中国新策略

美国无线电通讯技术研发公司高通(Qualcomm)周四发表公告宣称由于并未获得中国当局的批准,高通决定放弃对荷兰恩智浦公司延续了十九个月的并购计划,这项半导体行业历史上规模最大金额达到440亿美元的并购案就此画上句号。高通集团因此还必须向恩智浦公司支付20亿美元的赔偿费。中方的否决无疑将对高通以及恩智浦公司今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高通收购恩智浦一案必须获得包括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在内的9个国家以及地区的批准,高通在获得所有涉及国家批准之后,却遭到了他最重要的市场,中国的反对。虽然中国政府强调指出,中国是根据《反垄断法》而否决此项并购计划,与中美贸易纠纷无关。美国政府也拒绝就中方的决定加以置评,但是,舆论普遍认为高通的并购计划很可能是美中贸易战的一大牺牲品。

总部设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市的高通公司是全球3G、4G与5G技术的龙头企业,向全球最大的制造商提供技术使用授权,其业务涉及世界上几乎所有电信设备和消费电子产品。而并购恩智浦半导体公司这笔交易对高通扩大自己的芯片业务版图至关重要。高通芯片专注于移动计算与通信领域,而恩智浦芯片侧重于智能汽车、物联网、移动支付等领域。对恩智浦的合并将使高通跃居国际半导体行业的龙头。此一并购案原先期待能够在去年年底完成,但由于批准程序繁琐而一推再推。

美国媒体普遍将此一并购案的失败同中美贸易战挂钩。法新社发自旧金山的报道介绍说,高通总裁周三曾经威胁说,倘若北京拒绝开绿灯,他将宣布辞职。他还表示,目前正处于地缘政治环境恶劣的环节。不过,他也表示,无论如何,高通的企业策略将不会改变,集团将继续集中开发增势强劲的行业。集团还宣布计划在2019财年结束前,完成其300亿美元股票回购的“绝大部分”。排除了高通集团的股东们的担忧。

就在欧美舆论将北京否决原因主要归结于贸易战的同时,中国的近邻日本却提出了另一种解读。日本经济新闻网周五刊文指出北京否决高通并购事件的背后明显是由于中美围绕高科技领域主导权的争夺,文章指出, “中国在推动产业升级的长期战略“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提高属于所有产业的基础技术的半导体的自给率。目前,中国国内的半导体生产规模预计占世界的10~15%,但这个数字中包含台湾积体电路制造(TSMC)和韩国三星电子的工厂。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的CEO丁辉文认为中国企业的纯粹自给率仅为约5%,技术水平也落后2~3代。”文章就此评论说,“或许中国得出的结论是,在培育本国企业方面,已经很强大的美国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不符合中国利益。”

事实上,保护本国的技术开发与企业的利益这不仅仅北京方面的担忧,美国总统特朗普今年三月亲自否决了半导体行业的另一宗并购案,当时,是新加坡的博通(Broadcom)提出以1,170亿美元收购美国的高通(Qualcomm);美国外资审核机构当时已经对该收购案发出警告,担心影响国家安全利益。呼吁总统对此予以否决。总部设在新加波的半导体巨头博通最早年成立于美国加州,2016年内被马来西亚华人并购后总部才迁往新加波。美方担心博通集团带有中资背景,担心高通一旦被收购之后,将难以保持未来与中国企业在网络通讯上的竞争优势。

事实上,特朗普总统上台之后,已经阻止多个与中资有关的收购案,并且对中国电信集团中兴集团采取了严厉的制裁措施。虽然美方近期又对中兴网开一面,允许中兴在支付赔款并且改组领导机构之后恢复正常运营,不过,当时就有消息透露,美方开绿灯的条件之一就是北京承诺批准高通收购案,有消息甚至确认,代表中国主席习近平与美方谈判的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几个月前曾经对此做出承诺。

不过,几个月后的今天,美中关系发生急剧演变,美方威胁将向所有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美国国会日前也批准了政府补助美国农民因贸易战而遭受的损失,美国要与欧盟联合对抗中国,美中贸易大战大有旷日持久之势态,在这样的背景下,北京以否决高通并购案来作为反击,并不令外界意外。中国媒体引述电信行业业内人士评论指出,在贸易战的背景下,一些并购选择多少将受到影响。

事实上,华尔街日报就提出了这样一个尖锐的问题:中国否决高通并购案是为反击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还是为中国企业在美中5G网络战中赢得时间和空间?回答毫无疑问,应该是两种兼而有之。而且,后者的因素很可能更加重要。

高通收购失败预示中国新策略

今年5月底,美国半导体公司高通(Qualcomm)的律师团队抵达北京,希望与中国反垄断监管机构达成一项交易。他们乐观地认为,他们将很快扫清以440亿美元收购荷兰恩智浦(NXP)交易的最后一道障碍。

“所有技术问题都已解决,”了解高通在北京磋商情况的一位人士表示。“在高通看来,所有需要做的事情都已经做了。”

但三天后,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扔下了一枚“重磅炸弹”。在那之前,美国财政部长史蒂文?姆努钦(Steven Mnuchin)和中国副总理刘鹤宣称,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将从贸易战的边缘各退一步,这一天特朗普却宣布,美国政府将对价值500亿美元的中国输美产品加征惩罚性关税。

“中方监管人员开始说些诸如‘你们的总统让刘鹤难堪了’、‘他惹恼了中国人民’之类的话,”上述知情人士说。

纽约时间周三午夜,这家总部位于圣地亚哥的公司只能向不可避免的结果低了头。由于中国到这时仍没有放行,高通宣布不会继续推进与恩智浦的交易。“很明显,我们被卷入了我们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史蒂夫?莫伦科夫(Steve Mollenkopf)在离交易截止期限还有几小时的时候说道。

中国政府不愿及时作出裁决,不仅扼杀了这笔对高通转型至关重要的交易,还可能改变美国科技公司的并购格局。

如果一项并购交易涉及的公司在某国有重大业务,这个国家的反垄断监管机构有权对该交易进行审查,不过中国直到最近几年才开始行使这一权利。

7月6日,美国开始对首批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产品加征关税,此后美国总统一再重申,他打算评估是否对所有中国输美产品加征惩罚性关税——中国去年对美出口额超过5000亿美元。如果爆发全面的贸易战,中国将不得不考虑采取其他报复形式,因为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商品没有那么多,无法以同样的方式回应美国的关税。从监管入手破坏美国公司的大型战略性交易是一个办法,比如高通收购恩智浦的交易。

中国拒绝批准这项交易“在短期内给半导体行业的任何大型并购交易都亮起了一个大大的红灯”,CCS Insight分析师杰夫?布拉伯(Geoff Blaber)说。“很明显,科技行业的风险非常非常大,特别是考虑到半导体行业是中国的一大战略性重点行业,”他补充说。“这一点,加上……整个贸易战,真的意味着高通成了整体环境下不幸的受害者。”

2015和2016年,半导体行业宣布的并购交易价值超过2000亿美元,其中包括高通和恩智浦之间的交易。该领域掀起并购热潮的背景是,随着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行业放缓,小型芯片制造商寻求通过增加规模以保安全,大型厂商则争取实现业务多元化,此外所有公司都试图在今年5G技术到来前为自己找准定位。

但现在,瑞穗(Mizuho)半导体行业分析师维贾伊?拉凯什(Vijay Rakesh)说,“并购活动明显放缓。现在我们基本上踩了急刹车。”

高通和恩智浦从2016年初开始谈判,当时恩智浦正在为其数字网络业务寻找买家。到当年6月,两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就整体收购恩智浦进行了讨论。

完成这笔交易本来应该很容易,因为两家公司的产品重叠不多,这意味着监管机构不太会担忧它影响竞争。此项收购交易在北京陷入困局之前,已在8个司法管辖区获得批准。但是,这项在特朗普当选总统之前就在酝酿的交易,最终成为特朗普政府咄咄逼人的贸易政策最引人注目的受害者之一。

从技术上讲,中国政府并没有阻止这项交易。在4月中旬通知高通重新提交审批申请后,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SAMR)有6个月时间发布最终裁决结果。

但中国监管机构保持沉默的做法给未来许多需经其审批的交易蒙上了长长的阴影。持有恩智浦股份的投资者受到收购终止的打击,他们现在认为中国在全球市场的存在是一个很大的风险因素。

“我们完全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一位重仓持有恩智浦的投资经理说。

这位投资者补充说,中国加入全球并购监管体系“只是让这类业务的开展变得更加困难了”。这位投资者指出,史上规模最大的航空航天行业交易——联合技术公司(United Technologies)以230亿美元收购罗克韦尔柯林斯(Rockwell Collins)——也需在9月份的交易截止时间前获得监管机构批准。

据了解中美贸易谈判的人士透露,北京的官员在5月曾暗示,他们会批准高通收购恩智浦的交易,以换取特朗普解除对中国电信公司中兴通讯(ZTE)因违反美国对伊朗和朝鲜的技术禁运规定而受的制裁。高通为了达成自己在北京的目标,曾私下游说撤销对中兴通讯的制裁,中兴通讯也是高通的一个重要客户。

但当特朗普恢复与中国的贸易敌对状态时,一家美国大型机构投资者开始为其对恩智浦的投资进行对冲操作。

“我们仍持有恩智浦多头头寸,但我们做了防范,且我们的头寸也比以前小多了,”周三高通宣布放弃收购恩智浦交易之前,上述机构的一位策略师说。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