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ME TOO:一场影响中国政治发展的运动 /

ME TOO:一场影响中国政治发展的运动

近日,中国版Me too运动速从校园向公益圈、媒体、知识份子等社会群体蔓延。包括曾主持春晚的央视名嘴朱军、着名媒体人章文等多个知名人物陷入性侵丑闻,引发社会热议。同时社会中似乎也有一群人以一种"阴谋论"的视角去认识整个事件,并站在了被性侵者的对立面。

记者访问了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Uni-DuE)政治学博士,社运研究者吴强,在他看来,中国版Me too运动事实上已经成为了中国中产阶级的一场内部反思运动,有助于帮助中国中产阶级并形成自我阶级意识。在未来,这一阶级政治有可能扩展并成为中国进步政治的根源。

媒体人章文和央视名嘴朱军深陷性侵丑闻。(资料图片)

记者 对于此次中国版Me too,你将其与知识份子群体内的自我反思运动和中国的社会运动联系起来,能否简单谈谈其中之间的联系。

吴强:从中国Me too运动过去半年的发展脉络,可以看到中国知识份子与这场运动的关系,以及中国官方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看到三者之间存在着分化整合的关系。

Me too运动起源于美国本土。在特朗普总统胜选之后,美国民主党内比较激进的团体,尤其是支持桑德斯的一些坚定的社会运动拥护者,在美国发起的一场呼吁性别平等,反对男权的一场运动。这场运动一开始在美国民主党内的地盘和支持者内发酵,比如荷莱坞,之后逐渐蔓延到政界,包括一些州长、议员。这场运动也成为民主党败选之后在党内的一场反击性质的自我动员,继承和深化了过去几十年美国女权运动。

我们可以看到,围绕着女权运动,美国过去几年发生了几次大规模的抗议。这是中国此次Me too运动发展的大背景,事实上中国近期发生的Me too运动就是美国Me too运动向中国扩散的结果。

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Uni-DuE)政治学博士,社运研究者吴强。(资料图片)

这里需要注意两点:其一,我们反对用传统的思维,简单地将这场运动看作境内外势力勾结的产物,对其进行不负责任的污名化理解。其二,任何社会运动都具有国际性质,因为社会运动的理念是国际传播的,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传播速度更快。但是在中国从去年到今年上半年的传播来看,Me too在中国的传播是相对困难的。

比如北大性侵犯事件,就是美国Me too运动传播的结果,其发起点是在美国本土工作的北大90年代的毕业生,他们将自己同学20多年前的经历在网上进行了传播,引起了中国对于北大性侵事件的关注。可以看到,美国Me too运动在中国的最初传播主要集中在大学和知识份子圈内。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这个传播过程非常困难。

北大官方,也包括整个互联网监管部门,都在封杀和控制这件事情的传播,相关学生也面临着非常大的压力和困难。这件事情虽然逐渐在各个校园中传播出来,扩展到人大等很多大学。

但也注意到,这件事情始终在校园中扩散。中国官方将这场Me too运动看作是境内外势力勾结,害怕运动扩散,影响到中共对校园思想政治的控制,同时害怕扩散到其他领域。可以说,当时中共非常成功的对这件事情进行了控制。

最近几个月以来,Me too运动忽然爆发引来高潮。比如公益圈雷闯事件。北大校园性侵事件事实上与中国女权运动的关系并不大,虽然有一些声援,仅仅是海外中国学生将Me too带入中国。但此次雷闯事件无意间再次把Me too运动点燃,并非有意的操作。

事实上在此事之前,中国Me too沉寂了几个月。 雷闯事件本身指向的是中国公益事业,并且迅速在公益圈内蔓延。让人们忽然看到,在过去几年中国公益圈存在着巨大的性别不平等以及性骚扰、性侵犯。 中国公益事业在过去五年的确有着巨大的发展,从某种角度来看,中国官方鼓励和引导发展教育、扶贫、助残、健康等慈善事业NGO(非政府组织),是中国官方限制具有宣导公民社会,偏政治类NGO的副产品。当然大背景是中国中产阶级的大发展。

这些近些年在中国发展起来的NGO对政府的资源高度依赖,同时一些社会大企业,包括腾讯、阿里巴巴及一些地产公司,他们也是公益事业的最大的赞助者。他们和政府对于公益事业的支持很像,都是垄断竞争局面,对接公益圈为数不多有较高声望,良好商界关系和募款能力的大佬。

在这样的状况下,中国公益圈形成了一种脆弱的、相对集中化的权力结构,在一个缺乏性别平等意识的畸形化的圈子内,公益领袖们利用不对称的权力优势进行性骚扰和性侵犯。这与大学中形成的性侵犯事件的逻辑是相似的,出事的人往往是一些学科领头人, 将学术资源转为性霸凌。

另一方面, 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作为中产阶级发展壮大的结果,尤其是在08年汶川地震中郭美美事件之后,开始引发大家关注,也埋下此次Me too运动传播的阶级和网络基础。

除了官方的NGO慈善机构,非官方或者半官方的NGO慈善机构也开始受人关注,同时这个圈子与社会中的知识份子、互联网、新媒体的联系也是最紧密的, Me too事件在这个圈子内通过微信为主的社交媒体, 也通过受害者嵌入中产阶级的社交网络迅速受到外界关注。

网民在微博上转发支持中国版Me Too运动。(微博图片)

记者:你认为此次Me too的无政府主义加强,超出了任何的控制阶段。也因此效力和范围将自我疲软和受到局限。所以似乎并不看好这场运动会带来更多的目标和希望。该如何理解你的这段表述的逻辑。

吴强:是的,这样的传播具有局限性。 一方面,因为它是一种自发性质,以社交媒体为基础的社会运动,具有相当程度的无政府主义色彩,具有不可控性和自我增强特性。

另一方面,相较于同时期社会中热烈讨论的更具有专业性的疫苗事件,公益圈的Me too问题更容易让包括中国传统右派知识份子在内的公众去讨论。只是,这些知识份子并没有把它当作一场社会运动,而仅仅当作从一个圈子扩散到另一个圈子的丑闻。的确,这个事情没有组织者,仅仅是社交媒体中传播,在朋友圈中翻江倒海,因此它对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对其他领域诸如职场、官场的影响力是有限的。绝大多数参与者也没有社会运动的经验和意识,或者也拒绝社会运动的理念和方式,仅仅当作一个丑闻,一个圈子内的站队和圈子社交的迭代。

所以,这件事情从积极的角度去看,此事说明中国性别意识开始传播;从消极意义上来看,说明中国社交媒体圈子具有自我封锁性,围绕圈子进行站队。例如以支持章文和反对章文站队。这是圈子的反复运算,打破旧圈子,形成新圈子的过程。而这些都仅仅是基于社交圈子和道德上的认同,停留在私德公德的讨论。而没有开始反省性别暴力与自由主义、国家极权、公民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事实上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状态以及处于的权力结构网络中都存在霸凌(Bullying)。每个人都在霸凌其他人,而同时也受到其他人的霸凌。中国社会其实就是一种霸凌社会,霸凌属于普遍现象,是结构性的,但大多数人并未意识到这一点,从霸凌社会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女作家蒋方舟和易小荷发声说受到章文的性骚扰。(资料图片)

记者: 还有一个现象也非常值得思考,就是此次Me too运动中,并非所有人都站在同情女性的一面,比如兄弟会似乎就是这样的一群人。如何理解这群人以及他们的存在意味着什么?

吴强:有趣的是今天一轰而上许多支持Me too的男士们,略为观察,便可发现也是兄弟义气驱动,望风而动,不乏为受害师妹晚辈动手的架势,与历次革命相同,旧势力摇身一变。

近日舆论焦点之兄弟会,其实非常用词不当,也很反社会。当我们谈兄弟会时,指的是欧洲或埃及的近现代的兄弟会组织和派生团体, 为有宗教背景下现代世俗意义团体, 多值尊重。然而章文等猪队友, 其兄弟习气其实在NGO,公益和媒体界,自由派群体中蔚为普遍,着实造成性别歧视的酒桌文化和圈子文化,互相以性剥削和性占有为战利品之荣耀。

如果Me too不以此为超越个人的文化反思, 则难以深入。而此种文化源于三国水浒的游民文化底层文化,所谓女人如衣服为最契合北漂一族。也即章文等等几乎所有性骚扰案主角的新流民阶级身份,和生活方式所决定的价值观与性别观念,这些观念如教官所揭陈某人之生活情色关系,游离在他们的口头自由主义之外或两者结合,形成田园特色自由主义的性霸凌, 也区别于20世纪初期的杯水主义。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