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求“神医”治肾病 六旬男子变“红皮人” /

求“神医”治肾病 六旬男子变“红皮人”

今年 5 月 9 日,湖北武汉市第一医院的监控拍到了这样一幕,一位中年男子在一位妇女的搀扶下,来到皮肤科门诊就诊。画面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年男子的头部像充了气的气球一样肿胀,候诊时,他不时用手触碰自己的额头和眼部,看上去很难受的样子。

药物过敏导致重症药疹

原来,这位姓周的男性患者,60 岁,湖北潜江市人。头面躯干四肢突发大面积的靶形红斑、斑丘疹后,就诊于当地多家医院,不料病情不但没有好转,还继发面部肿胀等不适,这才紧急转诊至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

经专家会诊,周先生被确诊为多形红斑,是药物过敏导致的重症药疹中很严重的一种。经过两周的治疗,现已康复出院。那么,到底是什么药物导致其过敏的呢?

轻信“江湖郎中”

周先生说,因为他有肾功能不全,听人说湖南桃江县有一个医生对治疗肾功能还可以,给他用了别嘌呤这个药物,服用之后,第二天第三天,周先生的腿上面就起了红点。

无独有偶,武汉 68 岁的李先生患有痛风,从上个月 19 号开始,他就自行去药店买别嘌醇服用,开始没有感到任何不适,最近几天,他咳嗽不停,以为是感冒没有当回事,直到手臂上起了密密麻麻的小疹子。经过抗炎及免疫抑制治疗,李先生的病情已趋稳定。

重症药疹需注意

医生介绍,重症药疹除导致全身皮肤发红、大疱、糜烂、脱皮外,还可合并有高热、败血症以及肝、肾、血液等脏器系统的损伤,死亡率极高。

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的临床数据显示,2012 年 6 月 1 号至 2017 年 9 月 30 号期间,该院皮肤科出院的重症药疹患者共计 126 人,其中 31 例为别嘌醇引发。作为治疗痛风、高尿酸血症和尿酸结石的常用药,其引发的重症药疹多与遗传因素有关。

医师提醒,吃这个药之前,可以去检测遗传背景,基因阳性的病人吃这个药,得这个病的风险就很高,基因检测可大大降低这类病人的发病率。

日常用药的正确打开方式

如今,各类药品的外形、功效、口感、包装花样越来越多,但其说明书里的服用方法却很少变化,总是这几个字:一日 x 次,一次 x 片,饭前 / 后服用。你对这些了解多少呢?

其实现实生活中 , 我们存在不少的服药误区。如果吃药的方法不对 , 就会影响药物的作用发挥 , 甚至会产生负面效应哦。

错误一:简单的随一日三餐服药

一日三次,饭前服用 ≠ 每日准时在三餐前服药。

“一日三次”是根据人体内代谢速率规定的,不是指准时在三餐时服药,而是在一天 24 小时内,每 8 小时服一次,以保证一定的血药浓度。如果随一日三餐服药 , 白天血药浓度过高 , 会给人体带来危险 , 而夜晚又达不到治疗的浓度。

“饭前服用”是指要空腹服用,即餐前 1 小时或餐后 2 小时。如果餐前吃了一大堆零食,这个饭前也不是真正的空腹了;“饭后服用”是指在餐后半小时服药,利用食物减少药物对胃肠的刺激,同样你在饭前吃了大量零食,也不必教条地非等到饭后再吃药。

还有,睡前服是指临睡前 15~30min;必要时服多为胃肠解痉药和退热药;即刻服指疾病发作时马上服用。

错误二:躺着服药

躺着服药时,药物容易黏附于食道壁。影响疗效还可能刺激食道 , 引起咳嗽或局部炎症,严重的甚至损伤食道壁,埋下患食道癌的隐忧。正确的方法应是取坐位或站立位吃药,吞下药物后继续保持此种体位至少 2min。

错误三:干吞药

大多数药片对食管黏膜都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干吞法无疑延长了药片黏附于食管黏膜的时间,引起损伤食道的后果没有足够的水来帮助溶解,有些药物容易在体内形成结石,例如复方新诺明等磺胺类药物。一般说来,病人服用固体药物时用温开水 1 小杯 ( 大约 200~300mL ) 即可,切忌干吞药片。

错误四:药片掰碎吃

所有的药片都能够掰碎吃吗?缓释制剂、控释制剂、肠溶制剂、胶囊制剂就不能掰开吃。所以,除非医生特别吩咐或药物说明书上写到,否则不要这么做。

错误五:对着瓶口喝药

一方面容易污染药液,加速其变。另一方面不能准确控制摄入的药量,要么达不到药效要么服用过量增大副作用。

正确做法是将药液倒入标有准确刻度的药量杯中服用。

错误六:服药后喝水过多

喝水过多会稀释胃液,不利药物的溶解吸收。对于固体药物,一般用一小杯温水就足够了。如止咳糖浆需要覆盖在发炎的咽部黏膜表面,形成保护膜。所以服用糖浆后不宜喝水。

错误七:服药后马上运动

与饭后一样,服药后也不能立刻运动。药物服用后需要 30-60 分钟,才能被胃肠溶解吸收,发挥作用。这时需要血液参与循环马上运动会导致胃肠血液供应不足药效大打折扣。

错误八:服药期间不注意饮食禁忌

服药时,人们往往最关注的是服药的时间和剂量,因为这两者直接关系着药物的疗效,但常常忽略了一个细节,那就是服药期间的生活饮食习惯,不合理的饮食会降低药物的疗效,严重的还可能会危及生命。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