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体娱 /
  3. 坟头开首映 华裔成好莱坞最厉害“鬼王” /

坟头开首映 华裔成好莱坞最厉害“鬼王”

有部电影最近玩欢脱了。

恐怖片《修女》的首映礼被安排在了伦敦西部的 Brompton cemetery 墓地举办。

坟头遍地,全景环绕。

还有啥比在坟头看恐怖片更刺激的?

敢去看电影的同志们,小编只想问一句:你们敢不敢在现场上厕所?

万万没想到,如此考究首映礼氛围的导演竟然是个华裔,他闯荡好莱坞的励志故事可比恐怖片精彩多了。

大名奉上——温子仁(James Wan)。

何许人也?

他坐拥十亿美元票房,凭借一己之力打造了一个恐怖宇宙,江湖人称 " 好莱坞新一代鬼王 "。

这位神一样的华裔导演,1977 年生人士。水瓶座的他,出生于马拉西亚,在澳洲长大。

14 那年,爸爸的去世击碎了温子仁原本平静的生活。

年幼的他受了很大的打击,也是打那会儿,开始爱上恐怖片的。

不过他是真的爱电影的。

大学就是在澳洲读的电影专业,也是在大学的时候温子仁结识了好友雷 · 沃尔。

这对 CP 可是温哥后来的电影路起点。

咋回事?

温哥好友雷 · 沃尔在 2004 年的时候,怀疑自己得了脑癌。(估摸着是有点被迫害妄想症)

这段妄想经历被雷 · 沃尔写了剧本,就是大名鼎鼎的恐怖电影《电锯惊魂 1》的起点。

也是因为雷 · 沃尔的坚持,投资方也只好给予这对 CP 一万个支持。

那时候温子仁从来没导演过片子,头一回。

但天才是不需要历练的,天才只差一个机会。

整个片子温子仁就拍了 18 天,一气呵成那种。这片子还有追车大戏,因为是小成本,温哥就找了一个车库搞定了这场大戏。

电影讲的是两个男人被绑架。

绑架的是个大变态,把这两人留在房间里互相撕扯。血腥的是,最好其中一人亲手把自己的脚给锯掉了。

雷 · 沃尔写的剧本,然后他也在剧中出马演男主。

这部戏其实蛮侧重心理描写和刻画的,经典台词—— "Most people are soungrateful to be alive. But not you. Not anymore."

《电锯惊魂 1》上映之后获得了巨大成功,成本仅仅 120 万美元,但取得了北美票房 5518 万美元,全球票房 1.03 亿美元的惊人成绩。

可以说堪称电影史上最卖座的小成本恐怖电影了。这片至今在豆瓣的评分都高达 8.7 分,妥妥的神作。

取得这样成绩的时候,温子仁才 27 岁,青年才俊标配。

凭借此片,他开始在好莱坞崭露头角。

《电锯惊魂》后来做了恐怖系列电影,如今已经拍到了第八部,每部都有看点。

不过后续系列温哥就转幕后,主要做编剧兼制片。

作为一名华裔导演,东方文化对温子仁的影响也很大,这在他的电影中都有体现。

早年在上大学时,他还有一个神奇的专业——中国民族划分。(小编并不知道这是学啥的

北美恐怖片中的血腥与宗教搭配上东方的神秘与心理暗示,也是别有一番滋味的。

温子仁从不靠视觉吓人,他不需要大场面,他对节奏的把握、恐怖氛围的营造都是首屈一指的。

这样的能力也让他再续小成本逆风翻盘。

2010 年执导《潜伏》,以 150 万成本收回 9000 万票房。

2013 年是温子仁浓墨重彩的一年。

《潜伏 2》《招魂》相继推出,都好评如潮。

《潜伏 2》凭借 500 万成本收回 1.6 亿票房。

《招魂》成本大了一些,2000 万,但票房依旧喜人,高达 3.1 亿票房。

如此实力,让温子仁一跃成为好莱坞的卖座摇钱树,口碑爆棚,票房又稳。

于是 2015 年,《速度与激情 7》抛来了橄榄枝。

当时导演人选公布的时候,一票人唱衰,觉得靠恐怖片发家的他不太行。

制片人尼尔 · H · 莫瑞兹站出来力挺温子仁,

" 温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导演,非常有想法,他知道《速度与激情》这样的电影该怎么做,我们从他过往的电影中也能看到我们想要的一切元素,他就是我们想要的那个导演。"

众所周知《速度与激情 7》确实有点曲折,最大的灾难就是保罗沃克的意外离世。

为了补拍,电影预算追加了 5000 万美元。

温子仁内心也是满满的煎熬,除了要加紧补拍,用保罗两位胞弟以及替身电脑合成,但比起技术断,更困难的时候心理折磨。

保罗的离去,让熟悉他的摄制团队心如刀割。

相信大家应该都记得《速 7》结尾,老黑和保罗并肩驱车的行驶着,一幕幕经典画面闪回。

迪塞尔独白后,前方的分岔路口,二人分道扬镳,一首《See U again》响起 ... 多少人为这最后的保罗谢幕哭成狗。

《速 7》的爆红,让温子仁在好莱坞的地位更稳了。

如今的他事业如日中天。2017 年执导奇幻电影《海王》,该片将于今年年底上映。期待这位风头直逼李安的华裔导演再创奇迹。

为好莱坞有这样的华裔之光,感到骄傲!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