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用钛合金打造步战车 美国都舍不得这么干 /

中国将用钛合金打造步战车 美国都舍不得这么干

上周,一则自媒体的消息引起了笔者的注意,这则新闻提到中国兵器装备某厂的微信公号发表的该厂电视台的新闻里提到兵工集团某新型车总师及兵科院领导来到该厂,召开新型步兵战车的总装协调会。

根据这些只言片语的消息,可以推断这是兵工和兵装集团合作研制生产的新型步兵战车。

据猜测,这种新型战车可能就是此前曾在一张模糊照片上出现的新型重型步兵战车,该车可能已经进入初始生产阶段。不过相关信息还是太少,无法做出更多的推断。

不过该厂微信公号里还有很多往期的该厂自己的电视新闻,笔者就看到其中一则是关于该厂技术人员正在攻关新型战车“钛合金框架”、“钛合金车体”工艺的消息,而画面中还可以看到工人正在对一些试验性的框架结构进行焊接加工。

当然,随着自媒体开始炒作,这些微信公号里的电视新闻也很快被删除,对于该厂正在研制的新型车辆的消息,我们也只能通过这些只言片语来进行猜测了。

法国VBCI步兵战车在附加装甲结构上使用了一些钛合金材料

在战车上使用钛合金作为结构材料和框架,这在历史上尚无先例。

笔者搜索了一下,目前唯一公开运用了钛合金装甲的战车,应该是法国VBCI步兵战车,该车的附加装甲使用了钛合金材料。此外,就是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研究M1A2坦克减重增强防护的时期,曾经计划将其炮塔的部分部件改为钛合金装甲,以增强防护力并减轻重量。

钛合金仅从性能上来说,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装甲材料。

我们知道,目前在装甲车辆上作为装甲使用的主要是装甲钢,而一些轻型车辆,例如步兵战车、伞兵战车、装甲输送车,为了减轻重量,会使用铝合金装甲。但铝合金装甲的硬度低,比强度等方面都远不如钢材,还不耐高温,在被破甲弹击中的时候还会局部燃烧产生有毒气体。

但毕竟铝合金很轻,作为装甲的时候,在对穿甲弹弹丸防护力相同的前提下,厚度虽然大大超过钢,但重量却可以更轻。

钛合金大家都知道,在飞机、潜艇等方面都有使用,它的比强度甚至超过了钢,在比重稍高于铝的情况下,强度、韧性等性能和钢相似甚至超过钢。理论上来说钛合金是完美的装甲材料。

但钛合金也有致命的缺陷,就是贵。

这个贵,一方面是高性能钛合金材料本身价格就很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钛合金难以加工,尤其是钛合金焊接,非常困难。综合而言,同等防护力的钛合金装甲价格是钢的10-20倍。

美国试验的用钛合金制造的M1坦克舱盖

M1A2改进方案中打算改用钛合金的部位,包括炮塔上的防爆泄压门,以及车体后部发动机盖等

所以长期以来,钛合金装甲的运用一般都是在飞机上和单兵防弹衣这些地方,苏联曾经用钛合金制造潜艇的耐压壳,结果造出来的“塞拉”级核潜艇号称“金鱼”,其每吨造价超过了同等重量的黄金价格。世界上只有中、美、俄三个国家进行了专门的船用钛合金研究,并建立了自己的船用钛合金体系。

而且,钛合金还有一些缺陷,据相关论文介绍,在特定荷载条件下,弹丸只需极小的能量就能造成钛合金装甲的破坏,因此即使是再有钱,用钛合金完全取代钢铁,也是不科学的。

到了90年代,钛合金装甲出现了一些转机。以美国为代表,当时不少国家开始研究低成本钛合金运用在装甲车辆上的相关技术。

通过新技术、新工艺的使用,如电子束焊接等,钛合金装甲的价格降低约40%,这终于让钛合金材料有了运用的可能。美国在90年代计划开展的M1A2坦克进一步升级计划中,就打算使用钛合金制造舱盖、顶部装甲板等,替换掉其原来的钢制部件,使用钛合金部件的M1坦克重量可以降低接近500公斤,同时防护力不变。

美军的研究还指出相关技术一样可以用在M2“布雷德利”和M113装甲输送车上,当然,这有待于钛合金制造成本的进一步降低。

后面黄色的这辆,究竟是ZBD-03还是二代伞战的早期概念车,目前不得而知,不过其尺寸与03式几乎没有区别

此外,在研制EFV陆战队远征战车的时候,美军也曾考虑使用钛合金装甲,或者用钛合金制造该车的行动系统部件,来降低重量。

但这些计划,主要是由于造价高昂的问题,未能最终落实。近年来有个说法,叫做美国提出构想,中国制造来实现。在战车的钛合金装甲上,似乎……

兵器装备集团在陆军武器上使用钛合金材料,也是有较为丰富经验的,其研制的AH-4型155毫米超轻型榴弹炮,就采用了包括钛合金炮架在内大量钛合金大型零部件。

这个事实也可以从侧面说明,兵装集团在钛合金大型零部件铸造、焊接、机加工方面已经有了深厚的功底。用2012年珠海航展上,该厂一位工作人员在AH-4超轻型火炮旁边接受我们采访的时候,带着神秘笑容说的话来讲:

“掌握这种技术以后,我们就一通百通,未来还会有更多运用钛合金的新型装备,你们等着瞧吧。”

从相关新闻透露的信息来看,我国新型装甲车的结构框架材料和部分装甲使用钛合金材料制造,这首先表明这是一种从设计之初就决定大量使用钛合金制造基本结构的装甲车辆,这目前是世界首创。

我们知道之前俄罗斯在研制T-14“阿玛塔”坦克的时候,一个重要的创新要素就是使用新型钢材,来制造坦克的车体框架和装甲——此前车体的结构钢和装甲钢是两种不同的合金钢,车体结构钢的防护性能要比装甲差。采用统一钢材后,“阿玛塔”坦克的重量得以减轻,而装甲防护力得到了提高。

而中国的新型战车,采用钛合金来制造车体结构,那重量和防护性显然要比此前用铝合金或者钢材更好。

那么这种战车是什么呢,首先,这种战车目前还处于主要工艺攻关阶段,因此不会是已经开始装备部队的车辆。由此可以排除15式轻量化主战坦克、05式两栖突击车和两栖步兵战车车族、04A步兵战车等。

那么会不会是前面提到的新型步兵战车呢?有这个可能,但是笔者认为可能性不大,因为作为一种重型步兵战车,这种新型步兵战车对于防护力要求较高,而对于减轻重量似乎不是很敏感。

而且根据此前的信息,该车使用的是和15式轻量化主战坦克相似的车体技术,如果改用钛合金,其成本肯定要比15式还大幅度上升,而15时轻量化坦克的造价据称已经堪比99A式主战坦克,进一步上升,那可能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当然,新型步兵战车可能和15式坦克一样,在一些部件上使用钛合金材料,但整个车体结构框架上钛合金——笔者以为,可能性不大。

俄罗斯BMD-4M伞兵战车,战斗全重13.6吨,据称其前方装甲能抵御自身的30毫米机关炮发射的穿甲弹

03式伞兵战车战斗全重只有8吨,基本只能防轻武器和炮弹破片

那么,从相关消息和传闻角度来看,这个采用钛合金框架的新车的可能身份范围就比较狭窄了,大概可能是新型伞兵战车了。

而这里面,笔者认为,新型伞兵战车的可能性是最大的。首先,机械化空降兵部队,是具有一定战略意义的作战力量,对于目前正着力提高战略投送能力的我军来说,专门为空降兵部队研制一种“钛合金战车”是符合逻辑的。这种战车装备的数量相对少,而且从采用钛合金材料来看,其性能显然也要比03式伞兵战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而在某厂之前流传出来的照片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和新式重型步战同时亮相的新型伞兵战车。

采用新型材料后,新型伞兵战车可能会比减轻相当的重量,甚至减重幅度达到15%-20%;如果参考美国当年研制钛合金装甲的经验,车体价格上升6-12倍……当然,或许我国能够把成本压缩到更低,但新型战车的车体造价比03式伞战翻着跟头的上升,那仍是可以预料的。

从外形来看,如果那辆之前曾和新重步战一起出现的战车真是二代伞兵战车的早期样车,那么它外部轮廓尺寸与03式相比差别不大,尺寸没有大幅度放大,只有一些细节区别显示这辆车似乎并不是普通的03式。

在新型战车上使用钛合金材料后,这意味着,在重量不变或稍有减轻的情况下,伞兵战车的防护力能上一个台阶。因为03式之前使用的式铝合金装甲,而这辆早期原型车可能也是一样的。

03式伞兵战车作为一种21世纪初开发的,强调空降能力的战车,其各方面系统都比较老,对于现代的信息化作战环境适应能力并不是很强。

在我军军改后,尤其是装备运-20运输机后,我军空降兵的作战任务显然会比以往更加丰富,03式这种典型机械化时代的战斗车辆已经不能适应未来我军空降兵的需要,为其研制一种新型战车是必然的事情。

传闻中的另一种“二代伞兵战车”底盘,负重轮有6对,显然其战斗全重比ZBD-03要增加不少,接近于BMD-4M,可能已经无法用运-8来空投了

而我们看到,照片上的早期原型使用的是和03式基本一样的炮塔,即一个装30毫米炮的单人小炮塔,只是炮塔上可能增加了一些光电设备。

实际上使用新型钛合金装甲的新伞兵战车,可能其外形与照片上的,与03式伞战区别很小的战车相比,可能外形也会有很大的区别。毕竟连基本材料都不一样,结构都要重新设计了。只是基本的外形尺寸,为了适应装入运-8、运-9运输机和进行空投,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另一方面,还有另一种有6对负重轮的底盘的照片,也已经在网上流传,如果这种战车才是新伞兵战车,那么其战斗全重应该在10吨以上,甚至可能接近BMD-4M的13.6吨,那就意味着我们肯定设计了新型伞具,并且这种战车将只能使用伊尔-76和运-20进行空投。

不过如果这种战车采用了钛合金框架和装甲,那么其防护力显然会比号称能抵挡30毫米炮弹的BMD-4M还要高,或者在战斗全重显著更轻的情况下,达到相似的防护力。

不论哪种底盘,可以推断,新伞兵战车可能会改用无人炮塔,将乘员全部布置在车体内,同时无人炮塔因为没有了吊篮,车内装载步兵的空间也会更大。

而新型伞兵战车的火力,则可能会采用新型中口径埋头弹火炮,或者兵装集团此前展示的外能源30毫米自动炮,通过发射智能引爆的弹丸来提高对战场目标的杀伤力。

同时配备新型反坦克导弹——可能会采用类似VN-17步兵战车的,外挂红箭-12导弹的设计,或者装备较为廉价的红箭-11导弹。但总之肯定是不会再用红箭-73了吧。

当然,这都是在目前连新战车的照片都没有,完全依据想象而做的猜测,猜中的概率或许只能说五五开。

伞兵战车本身就是个螺狮壳里做道场的产品,在我国空投伞具(如果引进了俄罗斯的新型空投伞具或许战车的重量也可以放宽一些)允许重量,运输机机舱允许尺寸之内,尽量增加战车的防护力和攻击力,还要尽可能留下伞兵乘坐的空间,非常不容易。

也正是因为这种不容易,新型伞兵战车采用了价格昂贵而性能非常先进的钛合金框架和车体。

总体来说,通过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使用,我国有可能制造出一种重量尺寸都不比03式大幅度增加,而防护性能大幅度提高的伞兵战车,或者战斗全重与BMD-4M相似,但防护力更强的伞兵战车,当然,价格会大幅度提高。这就是新材料,新技术,以及……人民币的威力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