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延禧攻略与中国社会崩溃之间的逻辑 /

延禧攻略与中国社会崩溃之间的逻辑

导语 8月,由大陆制片的古装宫廷剧《延禧攻略》迎来了大结局,这是一个被清宫剧支配的夏天。在综艺占据着绝对的关注度的上半年之后,略显沉寂的剧集市场中,《延禧攻略》成为了目前最具有爆款相的一部。两岸三地的年轻人都在刷,尔晴什么时候死;顺嫔,我劝你善良;乾隆这个大猪蹄子……

日前,多维新闻专访了中国国家电影智库副秘书长刘正山教授,他指出《延禧攻略》的火爆源自于现代竞争激烈,公众把自己在社会中的压力投注到能够找到共鸣的事物上。女主魏璎珞不同于以往的“傻白甜”女主形象,虽看似是女权主义的觉醒,但这跟西方女权主义思想仍存差距。

《延禧攻略》甫要落下帷幕,同一历史背景下改编的宫斗剧《如懿传》就粉墨登场。如此剧情对撞,看似争锋相对,水火不容,从实质上看,却不过是代表了对历史宫廷逸闻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解读,想象与重构。刘正山表示,这在市场中是完全正常的现象,跟风实际上是为了减少风险,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中国国家电影智库副秘书长 刘正山

多维

近些年宫斗剧爆红,诸如《金枝欲孽》《甄嬛传》《延禧攻略》……人们为什么喜欢看宫斗剧呢?《延禧攻略》为何又能成为爆款中的爆款呢?

刘正山

所谓的历史都是当下的,宫斗剧严格讲也不是宫斗剧,它是历史剧的一种。大家之所以那么看,实际上跟大家日常生活是相关的。如果我们研究历史的话会发现,历史上的实际情况跟它还是不太一样的,有很多方面都是自己改编的,按照现代人口味偏好来装扮的,也就是说历史事实未必就是这回事。本质上讲我觉得它是职场斗争剧,不是宫斗剧。

多维

对比十几年前的《还珠格格》,《延禧攻略》是完全不一样的风格。同为女主的小燕子傻白甜、魏璎珞则是快准狠。但是这两部剧在其所处的年代,都是当红半边天。你怎么看待这其中的变化呢?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变化了呢?火爆背后的社会文化心理层面的原因是什么呢?

刘正山

在此前,像小燕子她们那个时代,整个社会竞争还没有现在这么激烈,在当时的那种状况下,比如说大学毕业生出来找工作,基本上还是相对容易找到的,生活成本也没太高。现在的生活成本以房价为中心带动整个生活成本是很高的。

最近有一个流行的词叫“消费降级”,其实这也是一种反映。原来讲的琼瑶剧,大家不用考虑生活各种各样的因素,那时候生活没有那么艰难。职场关系比较合理,房价根本就没有现在恐怖,生活成本比较低,各种问题没有现在这么多,不存在“消费降级”。

在现代竞争这么激烈的情况下,大家肯定更多是把自己职场上的感觉投注到能够找到共鸣的事物上,所以现在的宫斗剧大家非常喜欢看。大家觉得这种反映了艰难的职场恶劣的环境之下,能用什么样的手段尽快把对方干掉,从乌鸦变凤凰,就是这种心态。

多维

有人说《延禧攻略》是给疲惫中国人的一场心灵按摩,女主魏璎珞想法正派、性格泼辣、一方面怼天怼地,同时兼具智慧和能力。这似乎正是给城市化进程中的年轻人带来一丝慰藉,弥补了他们在现实生活的缺憾。类似于《延禧攻略》的魏璎珞、《楚乔传》中的楚乔、以及《扶摇》。您认为魏璎珞这样的“大女主”为什么能深得人心呢?

但这种类型的“女强主义”,虽然令人解恨又爽快,但仍有隐忧,大女主依然需要依靠皇权才能从底层崛起,矫枉过正以及依附皇权的现象是否代表了女权觉醒下的乏力与不彻底呢?

刘正山

虽然表面上看是这么回事,女性都是从底层崛起,成长的多么厉害。但实际上它是在皇权的大背景下,魏璎珞再厉害如果没有皇帝在背后支持,她也不可能起来。她的权力是来自皇帝的,皇权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不觉得她是女权的觉醒。

这跟真正从西方来的女权主义思想还不一样,真正的女权主义应该是,她跟男人追求的是一种权力的平等。这个权力的平等不是说两个人绝对平等,绝对平等不现实,比如说男的抗重东西,你指望女的也去抗那是不现实的。这个是基本权利,就像我们现在讲的一个词叫“基本公共服务的基本化”,我们基本权力的均等化,这才叫女权主义。

多维

《延禧攻略》的大火,非常重要的就是近几年经济萧条所导致下流群体的压力释放。“中产阶级”的概念及外延在前段时间被炒的非常热。在大众文化作品中,越来越多的去迎合这类群体,是一种什么现象呢?

刘正山

任何一个国家它要比较平稳发展的话,中产阶级是中流砥柱,它是重要的支撑。如果从文化角度来讲,中产文化实际上是社会的主流文化。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这些剧迎合也罢,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因为这块市场是最大的。如果一个社会中产垮掉的话,这个社会肯定会崩溃的。

这几年中产是相对比较焦虑,我觉得主要还是跟整个生活成本的提升关系比较大。所以这些剧迎合大众的说法,经济学上概念是说,我们所有的生产应该是围绕着消费者的需求来进行的,如果它跟消费者的需求离太远的话,这种产品不会有市场的。

电视剧电影这种文化产品,本质上是一种产品,即使我们把它美化出它的艺术,它还是一种消费产品,为消费者服务的,只有适应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它才能有市场。从历史上看,很多经典的电影在刚上映的时候大家都不买帐,因为它只是对于少数人,没有跟大众的需求结合起来。所以说真正适应大众需求的不是阳春白雪,而是下里巴人。

多维

《延禧攻略》与《如懿传》在近期的强势对撞,如此剧情对撞,看似争锋相对,水火不容,从实质上看,却不过是代表了对历史宫廷逸闻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解读,想象与重构。怎么看待这样的不同维度下的解读?

刘正山

这个很正常。尤其是宫斗剧,或者离现在比较远的一段历史,毕竟我们所看到的当时的资料比较少。所以现在基本上都是编剧、制片人、导演自己演绎的,大家对市场对观众的理解,每部剧都有市场定位。

80年代以前,供给跟需求之间是严重的不对称不匹配的,供给非常少,那时候出现的电视剧可能男女老幼皆宜,因为大家没有什么可看的。但现在不一样了,现在的市场从2002年开始搞文化领域真正的市场化改革,文化领域市场化改革比较晚,经济领域1978年就开始了,文化领域是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才开始大幅度的搞改革。从更多的民营公司进入这个领域之后,市场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不同的制片方对市场的解读是不一样的,即使做同一个题材,可能他的理解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可能我们觉得资源浪费,或者大家厮杀造成内耗,但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因为没有人能确切知道市场需求到底是什么,毕竟信息不对称。跟风实际上是为了减少风险,也是一种无奈之举,市场的风险比较大,不知道观众对什么东西感兴趣,如果拍出来的观众不买账,他不就亏了?别人前面踏过的一条路,有成功的,有失败的,那么跟着成功的走,本质是降低风险的一种操作。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