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经济论坛与军演并举习为何“厚此薄彼” /

经济论坛与军演并举 习近平为何“厚此薄彼”

9月11日至13日,由俄罗斯举办的第四届东方经济论坛在俄罗斯远东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召开。同一日,冷战后俄罗斯举办的最大规模军事演习"东方-2018"也拉开了帷幕,中国解放军也应邀参与演习,中国这次境外参演的规模创造了历史之最,有3,200人奔赴俄罗斯远东,是中国和平时期境外派兵最多的一次。

中俄一起军演显然更吸引人们的眼球,很多媒体更是将其解读为中俄在联合对抗美国在世界的影响力。习近平此前从未参加过俄罗斯东方经济论坛,解放军前往远东也是史无前例的第一次。此前经济论坛和军演的消息一经公布,各方大多认为习近平此行目的意在军演。然而,尽管乘飞机从符拉迪沃斯托克到演习地附近的赤塔市只需要5个小时,习近平却只去了东方经济论坛,而缺席了军演。

中国参与俄罗斯的“东方-2018”战略演习(图源:新华社)

从随后公布的信息看,此次军演是俄罗斯的内部军演。解放军在演习中被编入俄罗斯东部军区去对抗中部军区,并不是独立参演。而且以往参加俄罗斯该系列军演的都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俄罗斯的军事盟国,这些国家或多或少受俄罗斯军事力量庇佑,然而中俄关系明显与之不同。

事实上,解放军大规模参与俄罗斯国内军演,已经传达了足够的政治讯息,习近平出面与否并不影响大局。而且这次解放军出动的规模虽大,但演习地点却处于俄、中、蒙边境附近,相对来讲政治意义远大于军事意义。

在中俄政治与军事合作已经达到很高程度的时候,其实两国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默契,习近平如果去中俄军演是"锦上添花",但出席东方经济论坛则是"雪中送炭"。

习近平与普京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一同参观“远东街”展览(图源:Reuters)

俄罗斯被中国称为"全面战略协作伙伴",但长久以来,中俄之间的合作都集中在政治和安全方面,而双边经济的潜力还未能得到完全开发。2017年中俄双边贸易额仅有860亿美元,还不足中韩或中日贸易量的三分之一。

9月11日东方经济论坛举行期间,俄罗斯直接投资基金会发布消息,俄罗斯和中国企业已就开展双边经贸合作和投资合作达成协议,拟定的73个合作项目涉及总金额超过1,000亿美元。这种大手笔的合作背后是北京要改变薄弱的经济联系给双边关系"拖后腿"的现状。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需要俄罗斯的能源支持。俄罗斯目前是中国最大的原油供应国,而随着中国的能源转型,两国在天然气上的合作也将迎来高峰,现在俄罗斯30%的油气出口都流向了中国,这一比例还在继续扩大。

9月12日,梅德韦杰夫(Dmitry Medvedev)称俄气已与中国完成远东管线的谈判,很快就会发布开始供气的日期。

而随着美国推行"印太战略",中国传统的能源海运航线--印度洋马六甲航线可能会面临更多的威胁。相比之下,从俄罗斯陆路运输的油气更能保障中国的能源安全。

中国东北地区的转型困境也促使北京越来越重视同俄罗斯在远东的合作。中国东三省最大的问题在于人口流失、缺乏经济增长活力。中国国内广泛流传着投资不过山海关(中国东北与内地的分界城市)的说法,这背后是中国东北缺乏经济吸引力的现实。加强国际合作是中国东北发展的一条出路。

在朝鲜改革开放尚需时日的情况下,加大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经济交流则更为务实。2018年上半年,俄罗斯远东地区与中国之间的贸易额增长了近18%,而中国东北地区在与俄罗斯远东地区贸易投资合作中占据重要地位。

9月11日,俄罗斯直接投资基金会表示,俄直投将与中国黑龙江省成立10亿美元等值人民币的地区基金,正研究对农工综合体的投资。

总的来说,这次习近平的访俄之行还是在围绕深化中俄关系展开,只不过在巩固以往的政治与安全协作关系的同时,给中俄合作带来了更多的经济色彩。可以预见,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中俄不仅要做对方"有用"的朋友,还要做"实用"的朋友。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