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出国旅游前知道这些 就不被“粗暴对待” /

出国旅游前知道这些 就不被“粗暴对待”

有关中国游客在瑞典遭到粗暴对待一事,又有了最新的进展。

据外媒报道:瑞典检方认定警方没有犯罪,因此不会再继续展开调查。并表示,检方只会调查警方是否犯罪,但不会讨论其行为是否得当。

瑞典警方的做法放在国内是许多人无法接受的。而曾先生一家在海外旅行的这个插曲本身是一件小事,但因后续的处理不太得体,出动了大使馆,将事情上升到国家层面,这样的“巨婴行为"也让人唏嘘。

我们国人出门在外,很多事情都是因为不了解而触犯到其他国家违规或者违法的事情,虽然日本是我们的邻国,很多文化都是从中国传过去的,但也有许多习惯跟中国不同。

这篇文章的初衷也是想借最近在话题上的瑞典一事,加上新青年对日本的了解给出国的大家提个醒,让国人来日本旅游的时候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误会。

出了国才知道

其实入乡随俗很重要

——出行篇——

1.出租车费比较贵。

随便就能打出一张淡季去冲绳的机票钱

10,850日元,约650人民币。

日本的车费相对贵很多,以东京为例,

起步价是410日元/1052m,后每237m/80日元,

停车等待每1m30s/80日元。

(起步价约25人民币/1052m,约15人民币/237m

停车等待,每1m30s/约5人民币)

2.日本交通是左行。

日本交通左行,需要注意过马路向左看。

而且因为行车方向的缘故,

所以在人行道也请左行,不然逆流而行很累的。

3.电车上不能打电话,不能公放音乐,不能吃东西。

别说用手机公放音乐,白天日本电车里过于安静,

就连耳机太大声漏音都是不允许的,

青年君当年就是因为耳机听音乐,太大声被别人提醒。

4.公共场所不能随便拍照,尤其是对人。

在日本肖像权是很重要的事情,

当年排队去买iphone的时候,就是因为有记者拍摄,

所以进门的时候都要签一份同意书,表示可以露脸。

而且日本买的手机是无法消音拍照的,

因为偷拍别人照片,是很严重的犯罪行为。

5.乘坐扶梯,东京靠左大阪靠右。

东京地区

大阪地区

6.公共场合不要大声说话,给别人造成困扰。

在日本大家都很重视“公共空间”的概念,

毕竟不是在自己家里,大家有意识的维护。

有的人或许会觉得很累,日本人装什么,

但是在公共场所吵吵闹闹的很烦人就是没家教。

7.日本有优先席,还有女性车厢。

优先席主要是留给有特殊需要的乘客,

比如腿脚不便的老年人,身体残障人士以及孕妇。

很奇妙的是守规矩的日本人,其实没有“特别”注意,

所以,在优先席常常会看到年轻人的身影。

而日本的老年人也没有“执着于”让座这件事,

他们的想法很特别,“年轻人忙了一天都不容易的”,

所以觉得让不让座的不是我强制要求的事。

年轻人在让座的时候,偶尔还会遇到“不服老”的人,

让座不成,反而会遭受白眼,索性就不让了。

青年君问过日本人:“你们都怎么给老人让座?”

对方的答案也很意味深长,

“你就假装下车,换个车厢就好了。他坐的也心安理得。”

女性专用车厢主要是针对“痴汉问题”,

在早高峰期间电车首尾开辟的专用车厢。

8.不能走路抽烟。

对于走路抽烟问题日本人非常重视,

原因很简单,在释放二手烟的同时还容易烫伤小孩子。

“你的烟头,就是小朋友眼睛的位置。”

对烟民也是很贴心的设置的抽烟区,

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只要在规定里就能随心所欲。

——饮食篇——

1.在饭店就算冬天也是给冰水,

如果你想喝热水,记得主动和店员要。

2.筷子不能插在米饭上。

日本也是上供才这么做的。

3.日本人干杯,不一定是一口全喝。

4.炸串不能蘸第二次酱料。

而且还有专用的放签的地方,

不要放在桌子上。

5.吃回转寿司,如果拿错了,也不能放回去。

6.结帐现金请放收银盘上。

7.突然取消预约,有可能被收费。

8.酒店check in 大多是在下午3点。

根据酒店规定不同,

具体开放办理入住的时间也不同。

9.电梯帮忙按开门。

不成文的规定是“靠近按钮处的人负责按按钮。”

10.酒店的面积小。

一般日本的奢侈型酒店之外的房间面积都不大。

11.日本不收小费。

在欧美国家不付小费会被服务员白眼,

但是在日本付小费的话反而会被白眼。

“傲娇民族”的人会觉得“小费”是一种施舍。

12.有些店里摆设的商品,不要随便乱摸乱试。

很多的水果摊鱼市场都用中文写着:

“请勿触摸”

其实这点是国民的认知不同,

我们是一定要确认了品质有负责挑选的环节,

而日本的产品基本都是已经被精挑细选过的,

所以你根本不需要挑挑拣拣,

而且戳完了不买的话,会影响店家的二次销售。

13.日本多数地方是不能讲价的。

明码标价,

能讲价的地方有,但是非常少。

14.日本麦当劳点薯条不会送番茄酱,需要自己要。

很多日本人是直接吃薯条的,

所以番茄酱需要点餐的时候跟服务员要。

15.麦当劳这种速食店吃完后要自己收拾。

吃完饭做到跟来之前一样,

不给别人添麻烦,没有“服务员就该干这个”的逻辑。

——生活篇——

1.垃圾要分类。

这应该是在日本生活的第一课。

2.中国游客经常去的日本百货店或旅游景点,

有微信支付宝以外,多数地方还没有倒入电子支付。

随着游客数量的增长,

可以用支付宝或者微信支付的地方越来越多。

3.厕所纸要随马桶冲掉。

厕纸溶于水,直接冲掉没问题。

4.路上没有垃圾桶,最好自己出门随身带个垃圾袋。

这一点是很多外国人都十分诧异的地方。

大家都是尽量不制造垃圾,

即便是制造了,也是做好能带走的准备。

5.出租车的门,自动开门不用自己开关。

上下出租车是不需要自己开门的,

完全自动弹开与关闭。

而且车内非常干净整洁。

6.赏樱花,不能随便摘花。

和“公共空间”相同,你自家的树没人管,

但是公园等公众场合的东西,

不是私人物品,所以折树枝什么的非常没素质。

7.温泉入浴不穿泳衣。

大部分温泉是不能穿泳衣去泡的,

因为洗涤剂或者灰尘等等都无法保证卫生。

而且是公共空间,需要先清洗干净才能泡温泉。

8.有大面积纹身,不能泡温泉。

因为在日本纹身和黑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所以很多店家明确拒绝纹身客人,

是为了维护更多人的利益,在游客越来越多的当下,

虽然显得有些过时以及刻板印象,

但是在日本社会这个大环境之下,还很难改变。

近年因为游客数量增多,

慢慢在改变规定的店家不在少数。

9.日本人不会中文,英语也很差。

这一点是因为“大部分”日本人的英文发音比较可怕。

游客在跟一般日本人交流问路的时候请做好心理准备。

再就是很多大妈在日本直接讲中文,

看对方没反应再讲一遍,

虽说长得都是亚洲人长得很像,

但是日本人常常一脸懵X

现在日本商家的中文导购越来越多,

耐心等下可能就会有人过来为你服务。

随着到国外旅行的人越来越多,每当国人在海外出现问题,我们都可以看到大使馆的身影,加上国内“战狼”电影的熏陶,让不少人感受到了“中国护照”的强大。

也让不少在海外的国人错以为“中国护照”是海外行使特权的”通行证”。

中国驻各国的大使馆虽不是无所不能的“战狼”,

但你在海外遇到困难它一定会尽全力的去维护你,帮助你;

它是你出国在外坚强的护盾,但不是你在海外行使特权的资本。

对于大使馆,希望大家更多的是理解,而想要获得全世界人的尊重,还是得靠自己。

不论是出门还是出国,你代表的不是你自己,是整体的形象。

我们现在得到的美誉是前人的努力所赢来的尊重,

互相尊重非常重要,尊重别人才能换来对方的尊重。

而尊重的第一步,那就是入乡随俗。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