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下一场金融危机的引爆点将来自何处 /

下一场金融危机的引爆点将来自何处

2018年九月标志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了十周年,在美股站在历史高位的今天,不少投资者对于下一场危机到来的时间和方式都各有猜测。

施罗德首席经济学家Keith Wade表示,如今世界金融体系在各项改革后,总体上更为稳固,全球经济失衡现象有所减缓,十年前危机发生和快速蔓延的原因不太可能再次重演。

他同时指出,经济失衡风险并未完全消失,在大环境改变后也出现了新的风险。

全球经济失衡有所缓解

Wade表示,十年前的全球经济失衡是引发后续金融危机的一个诱因。十年前,新兴市场有大笔存款,需要找寻境外投资机会,而其中第一大部分资金,流入了以美英主的发达市场银行系统。而发达国家银行拿着这笔巨款疯狂放贷,其中包括次级房屋贷款。

Wade分析指出,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经常账户盈余在十年中逐渐消失,而发达市场经济体的经常账户,从十年前的赤字到今天已然有盈余。

其中,发达市场的盈余主要来源于欧元区。而美国赤字的削减也对发达国家经常账户由红翻黑有一定的贡献。

而他认为,新兴市场经常账户缩水来源于石油产出国等国家。中东国家经常账户大幅跳水主要由于油价的下跌。

(全球经济失衡有所缓解,图片来源:施罗德)

经济失衡减弱,仍存在三大风险

Wade警告称,虽然全球经济失衡减弱,但是潜在风险点仍然存在,而这些风险未来可能将带来新一轮危机。

1. 新兴市场变得更脆弱

他表示,新兴市场目前的经常账户赤字,虽然没有08年危机前发达国家那么夸张,而部分经济体仍然保持财政盈余,但是过去相比,新兴市场毫无疑问地更依赖外来资本的投资。

他甚至预测,新兴市场整体可能将走向赤字行列。一方面,全球经贸消息面尚有许多不确定因素,新兴市场的商品盈余目前受到了很大的压力。而服务端原先就有的逆差,也未有减弱的迹象。

2. 美国经常账户赤字仍然存在

他表示,虽然美国在过去十年的赤字已经大幅缩减,但是现阶段其扩张型的财政政策、及大幅增加的预算赤字,将很有可能会使其经常账户赤字越踩越深。

另一方面,虽然美国经济表现稳健,美联储也领先其他各国央行率先升息,美填补赤字似乎不成问题,而这也反映到近期美元升值上。不过,他认为当其他国家也开始正常化货币政策后,现阶段美资产的优势会有所降低,美元也会因此承压。这最终可能会逼迫美政府改变其大手笔的财政政策,美国的经济成长速度也会因此降低。

3. 欧元不可避免的升值

他认为,当今最主要的经济失衡是在欧元区及世界其他地区之间,而失衡的主要原因是欧洲央行的极宽松货币政策使投资者选择出走,放弃持有欧元而转投其他货币,来保证收益率。

对欧元区来说,欧元的弱势及贬值有利于预防通货紧缩。但是他分析指出,由于欧元区的经常账户盈余很高,欧元一直受到升值的压力。

虽然欧央行一直以来成功地防止欧元急剧上涨,但是Wade认为,长期来说欧元终会升值。而倘若欧元升值,那么欧元区经济发展将会承受更大的压力。在目前欧元货币价值较低的环境下,区域通胀率在千方百计之下才保持在2%左右,而非核心国家的经济发展一直以来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经济失衡缓解后的新挑战

Wade表示,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经济失衡缓解使全球经济未来发展更无后顾之忧。但是新形势下的全球经济,出现了新的挑战。一方面,在全球流动性紧缩的条件下,新兴市场变得更为脆弱。另一方面,欧元区成为了世界经常项目盈余的主要区域,而这给欧元区未来的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的规划带来了新的挑战。

如果要挑一个下一次危机最有可能发生的区域,他会建议投资者关注欧元区。一是由于上面提过的欧元区经常项目盈余过剩,二是目前较弱的欧元仅靠宽松的货币政策来支撑。

在理想环境下,欧元区的恢复会伴随升息和币值回稳。而倘若现实真的如此,这将是欧元区带来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欧央行希望可以在欧元升值不多的情况下恢复经济,因为他们担心如果欧元升值太快,区域内的经济活动可能会被打乱。

如此一来,他担心欧元区将会如日本一样,找不到量化宽松政策的出口,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会一直延续下去。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