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分析:美优势变致命软肋 中国可借力打力 /

商业时报:美优势变致命软肋 中国可借力打力

贸易战愈演愈烈。新媒称,新关税会让特朗普再次“举着白旗虚张声势”,中国可借力打力赢得这场中美贸易博弈。

贸易战升级,中美博弈加剧

9月24日,美国对华2,000亿美元关税正式生效,目前为止,这是贸易战中已生效的最大一轮关税。中美贸易战再度升级,停战希望渺茫。

新加坡《商业时报》9月25日刊文:美国为何将输掉对华贸易战 。 文章称,无论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在接下来几个月说什么或做什么,美国都将无法赢得对华贸易战。特朗普自认在这场冲突中占据上风,因为目前美国经济强劲且两党政要都支持阻挠中国崛起的战略目标。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种显而易见的优势恰是致命软肋。通过借力打力,中国能轻松赢得关税博弈,或至少迫使美国鸣金收兵。

文章指出,经济学家们一向认为,限制进口无异于削减消费者福利并阻碍生产力增长。但这并非将迫使美国在这场贸易战中后退的主因。凯恩斯的需求管理理论认为,关税威胁是徒劳无功的。就“贸易求和”而言,需求状况将决定未来几个月到底是美国还是中国感受到更沉重的压力,美国将遭受关税折磨,而中国能避免。 文章称,目前美国几乎没有任何冗余产能,因此取代中国商品所需的新投资和招聘将以牺牲对华贸易战前更有利可图的商业为代价。因此,除非美企确定关税战将持续多年,否则他们不会开展任何与中国竞争的新投资和招聘活动。

文章称,如果中国企业对美国引入新关税有着深刻的认识,抓住新关税带来的机会的话,就不会降低出口价格。这将导致美国进口商支付有关关税并把成本转嫁给美国消费者,从而进一步加大通胀压力,或通过更低利润把成本转嫁给美国股东。因此,加征关税不会像华盛顿设想的那样“惩罚”中国。相反,其主要效应会伤害美国消费者和企业。

文章指出,中国出口商也会遭受一定程度的损失,但若北京运用需求管理来抵消相关出口损失,加征关税就不会对中国的增长、就业或企业利润产生任何影响。目前,北京已开始通过放宽货币政策和减税等举措提振国内消费和投资,但刺激措施很谨慎。

当特朗普的关税开始伤害美国企业及选民,而中国和其他国家毫不在乎时,特朗普就会重蹈与欧盟和墨西哥等发生冲突后的覆辙,“举着白旗虚张声势”。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