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中科院院士空降副省长 启动科学家治国 /

中科院院士空降副省长 启动科学家治国转门

北京时间10月11日,中国辽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在沈阳闭幕,会议任命卢柯为辽宁省副省长。卢柯身兼中国科学院院士、民主党派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长期参与中国全国政协活动,现为其常委。作为杰出科学家,卢柯也成名甚早,2003年38岁时便当选院士,随着学术研究日益精进,2018年2月、52岁时又成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有分析认为,中共从没有行政历练的科学家群体中吸纳人才,此前有现象级的广东省长马兴瑞、黑龙江省委书记张庆伟以及浙江省省长袁家军等航天系官员,现任北京市长陈吉宁原为环境科学家,从中国清华大学校长转任环保部长,直至北京市政府,其职责亦很突出:破解中国首都严峻的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

北京时间10月12日,卢柯升任辽宁副省长 (图源: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官网)

外界一直诟病,中国民主党派不过是政治花瓶似的摆设,从中共人事安排来看,顶尖科学家从政,其旋转门已在统战系统内部实现。这种绿色通道式安排,一方面缓解公务员招录录用者晋升迟缓等问题,为官场输入新血。另一方面,顶级科学家从政也引起学界对科研损失的思考。

汲取专家治国 中共最高层与各省考虑不同

在中国学界,人文社科领域入仕者以王沪宁为首。王沪宁现已登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高位,在政界扮演理论化妆师角色。在各省政府层面,专家治国更多体现在非中共党籍副省长的集中上位,其角色仍以自然科学研究为主,这既是政治安排,也符合产业政策的实际需要。

据中国媒体2018年2月份的公开报道,中国省级地方两会落幕以后,31个省区市完成人大、政府、政协系统换血。除陕西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之外,其他29个省区市都各有一位民主党派成员或无党派人士担任副省长,相较于换届之前增加了2人。

这29名高官都是高级知识分子,18人都拥有博士学位,其中广东省副省长许瑞生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当时,吉林省副省长安立佳是唯一的中科院院士,担任海南副省长的彭金辉在2017年底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外界一直在观察,“知识分子”空降中国政坛,或有机会行政工作与科研同时推进,但在学术上或真正得出含金量充分的成果难度极大。据统计,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得主,从未有担任行政工作的科学家。既然无法继续从事专业知识方面的研究,在缺乏地方执政经历的情况下,其仕途走向与管理成效难免遭到放大检视。

公职人员更新缓慢中共统战系统开启绿色通道

现代国家向热心于公职工作者提供渠道,“公务员考试”几乎是各国政府机构普遍的遴选方式,遵循学优者及分高者胜出原则。而考试过关者,领到的只是“准入证”,而非是“委任状”。行政官僚体系下,从最低层升迁到处级以上,一般要经过十年。经验累积到一定程度后,专业知识能力却可能变得生疏。

目前,中共官僚系统面临换血迟缓的危机,在“公考”体系之外,开辟新的入仕绿色通道显得异常重要。

早在2015年,中国杂志《新闻周刊》就已提出,中共吸纳学者从政已进入“新常态”,渠道日渐清晰,学识及行政经验都一流的学者便可能获任命为政府体系的高级官员。

在西方,政府高级公务员多半是随着胜选政党组阁而产生,内阁届满或倒台后去职,组阁中常启用学界中名声显耀的人物。在中国,作为执政党的中共垄断了大部分公职岗位,近年来在省级政府团队中引入科学技术领域领军人物,中共统战部门成为重要操盘者。

以此次获任命为辽宁省副省长的卢柯为例,其政治资历超越同侪:2018年起即担任中国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对于政治运作已经熟稔;行政历练方面,卢自2001年7月至2012年7月担任正局级的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所长职务,卸任以后待遇保留,担任副省长后行政职级更上层楼,加入所谓中国“高级干部”的行列。中共统战部对该过程,必然全程参与。

辽宁人事安排 产业发展成重要考量

据中国国家通讯社新华社今年2月的报道,辽宁全省工业增加值的三分之二,都来自与材料关系密切的装备制造、冶金、化工三大行业。卢柯带领的研究组,日常在沈阳办公。多年来,其团队一直致力于探索纳米结构金属优异性能,研究成果也处于领先地位。卢柯就任辽宁副省长,也符合辽宁当地产业发展所需。值得注意的是,8月卸任的辽宁副省长孟庆海同为材料科学方向科学家,政治身份也是九三学社社员。

2018年9月4日,孟庆海在担任辽宁副省长8个月后,即调任中国科技协会副主席。若以专业领域与政治历练的标准衡量,卢柯均比前任略胜一筹,但其换班过程让人费解。中共近年安排党外人士任省级高官数量增加,中国官媒对此褒扬有加。此前孟庆海就任,当时宣传颇为正面。及至孟、卢交替,官方解释却半字全无。现在,中共党外人士担任省级政府副手渐成标配。就辽宁省观察,官方若有意安排卢柯担任副省长,反而先由政党背景、学术专业如此相似者预热半年时间,暂时还看不出其必要何在。

中共人事安排看似草率,其中仍有规律可循。党内干部由其组织部门负责,党外干部的筛选是由其统战部门控制,中国民主党派则是中共在科学家群体选拔官员的储备。孟、卢两位辽宁省副省级官员新陈代谢,出身都是九三学社。该社创建于1945年,目前社员主要来自科学技术界高、中级知识分子。

据了解,截至2016年12月,共有164,018人社员。九三学社重视政治作用发挥,今年2月中国新一届全国大开幕前夕,其官网即宣布社内有64人当选代表。学术方面,九三学社先后拥有150位中科院院士(学部委员)与中国工程院院士,目前两院院士共约两千多人。

学界忧心科研损失 中共应建人才旋转门

中共在知识分子上山下乡年代即宣传,知识分子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做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然而,科学家的使命与政治更多的是平行关系。

中国民间有“隔行如隔山”的俗语,中共政坛多了一名顶尖科学家,学术领域便有未来之星前路断绝。中国北京大学教授饶毅等开设的《知识分子》微信公号就卢柯入仕呼吁,科学家应安守本分,把探索未知与科研本身当做灵魂所系。中国科学家出任高官,实际是抵挡不住诱惑。科技界应有的价值观是:勿须刻意追求社会承认和政治认可,小同行承认即可。不应在意功成名就等世俗价值观。

据统计,中国两院院士中六十岁以下约占半数,而55岁以下可当官者不到1/3,若无政治训练与行政能力,这些科研专家或许未必适宜走上仕途。中共若刻意求贤,中国两院的科学研究受到干扰或将得不偿失。

分析认为,中共要在科研领域汲引政治人才的源头活水,在日益多元的中国现代社会,或需证实走出象牙塔从政,并非跌落尘埃,也需保证科学研究的损失可控。在国外,学者从政多由民间智库实现。美国的保守派智库传统基金会、自由派智库布鲁金斯学会都为美国行政当局贡献了众多重要官员。政府任职的智库成员卸任以后,也能为智库带来可操作性意见。中共基于产业发展与政治需要安排职务,距离建构可从外部可持续性吸收政治人才的旋转门,仍旧相当遥远。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