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美欧领导人集体缺席进博会 北京不受欢迎 /

美欧领导人集体缺席进博会 北京不受欢迎?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这是今年(2018年)中国最后一场主场外交,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发表演讲。根据中国官方公布的消息,包括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Imran Ahmed Khan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Dmitry Medvedev)、越南总理阮春福在内的12国政府首脑和领导人出席。

2017年中国举办“一带一路”高峰论坛,西方大国领导人并没有在列(图源:新华社)

有不少媒体注意到,七国集团(G7)的国家元首或者政府首脑无一出席此次博览会。韩国媒体《朝鲜日报》就此称北京遭冷遇,美国等国家首脑的缺席让此次会议的效果大打折扣。

这样看衰中国自主举办的多边外交活动的论调并不鲜见。2015年9月3日,北京在天安门举行大阅兵纪念二战胜利70周年,当时,西方大国领导人无一现身。2017年5月,中国首次举办“一带一路”高峰会谈,同样未见西方大国领导人的身影。当时,西媒的“西方不捧场”“冷待北京”声音比比皆是。

为何每逢北京召开多边外交活动西方不参加,西媒就会贴上“北京不受欢迎”的标签?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样的观点?

西媒说北京遭到冷遇传递的是认为这些国家不支持中国的外交活动,这只是媒体“操作”的一个手段,有的甚至就是为了博人眼球。

但西方领导人不参加并不等于他们不支持。以进博会为例,美国政府并没有派出代表参会,特朗普(Donald Trump)11月1日在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话时称“支持美国企业积极参加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是一种很积极的态度。

西方大国领导人不出席有其现实考量,中美还在贸易拉锯战中,特朗普如果访华出席进博会很容易造成他放低身段的印象。至于美国的盟友,都在小心翼翼观测中美,尽量避免选边站,如果他们出席进博会可能不合时宜。

再者,进博会的重要议题是企业参展,政治色彩并不浓厚。北京称有130多个国家3,000多个国家参展,首次召开这样的博览会,中国就吸引了不少目光本身就是一大成果。根据媒体报道,美国此次有180家企业参展,参展数量位列第三。在中美贸易战的大背景之下,美国企业仍愿意赴华谈生意,这比特朗普政府参加更有说服力。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介绍,日本有380家企业及团体参加,在各国中最多。

从主宾国来看,中国此次共设立了12个主宾国,G7国家中有英国、德国和加拿大三国是主宾国。中国作为主办方有选择哪个国家为主宾国的权力,但这三国愿意配合中国,显然不是对中国拒绝的姿态。

对于北京来说,它并不会因为某个国家或者某些国家不参加而乱了脚步。中国此次举办进博会被认为是应对贸易战,更重要的是这是中国二次改革开放的姿态,是落实“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说法的举措。中共的处事方式是关注眼前的同时也会关注长远,每个阶段会怎么走,它都有自己的方案和节奏。

中共是有自己的定力的,如果西方国家参加中国主导的多边外交活动,它会表示欢迎,毕竟“来者就是客”,但如果他们不参加,中国也会按照自己的步伐去举办相应的活动。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