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说好的市场开放呢?习近平重国家 轻市场 /

德媒:说好的市场开放呢?习近平重国家 轻市场

在美国中期选举举行的前一天,首届中国国际进博会在上海开幕。习近平在致开幕词时承诺,中国将加大市场开放,放松投资限制。德国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如何评价习近平的表态和中国官方极为重视的进博会?

习近平在进博会开幕式上讲话时表示,未来15年,中国进口商品和服务将分别超过30万亿美元和10万亿美元。同时习近平做出承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目前美中贸易争端似乎陷入僵局、甚至有愈演愈烈的危险。中国花大力组织的进口博览会,被认为是向贸易伙伴宣示的一个平台,表明其对自由贸易和全球化的开放态度。

德国维尔茨堡大学汉学系的中国经济问题专家费多丽(Doris Fischer)教授认为,这次展会也是向美国释放的一个信号:"中国不只是出口大国,也希望并在努力进口更多商品。不过美方一再突出的美中贸易逆差的问题只是贸易关系的冰山一角,所以这样一个善意的姿态不能缓解真正的矛盾。"

习近平提到的市场开放的具体计划包括,主动扩大进口,进一步降低关税,扩大金融业开放,持续推进服务业开放;持续放宽市场准入,减少投资限制,特别是外国投资者关注、中国国内市场缺口较大的教育、医疗等领域也将放宽外资股比限制。

一切照旧?

对上述开放承诺,此间媒体反响并不积极,甚至认为是没有实际行动的老调重弹。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墨卡托管理学院的中国经济研究学者陶伯(Markus Taube)教授对德国之声指出,无论是展会本身还是习近平的讲话,都没有实质的新意,"实际上一切照旧。不过值得肯定的是,中国在努力维持对话,努力寻找建设性的共同解决方案并为此创造框架条件。"

进博会——表明中国对自由贸易和全球化的开放态度

他认为,习的讲话只有一些笼统的意向,没有大刀阔斧之策,也缺乏具体内容。"当然人们也不能指望有这样的内容。在美国中期选举结束之前,在月底同特朗普在阿根廷(G20峰会)会晤之前,习近平不会摊牌,他需要有谈判的筹码。在峰会之后才会有个说法。"

费多丽也认为,习近平在进博会上不过是重复了过去的承诺。进一步开放市场,放宽投资准入是中国政府早就作出的承诺,也为此做出了一些实际的举措。"但无论是外企还是中国的私企的感觉都是,政府的控制在过去5年里让私营经济投资创业更加困难。习近平政府更倾向于扶植国企和同政府关系密切的大型民企--这一印象在过去数年里得到固化。"

无风险开放

费多丽认为,要想改变这一印象很困难。而自2013年中共18届3中全会以来,北京一再宣布将推进改革开放,但人们所期待的举动并没有出现。这位经济学者分析指出,这种期待与现实的反差也源自各自不同的出发点。"从西方的立场出发,人们认为中国已经是一个重量级竞争对手,中国企业在全球各行业投资,大多数情况下畅行无阻。那么中国为什么不能像多数国家那样,仅对军工等敏感领域设限,而全面开放其他领域?就是说,中国零敲碎打的小范围开放计划,已无法改变西方对中国的故有认知,只能对耐心提出更多考验。在改革开放初期,人们还会为每个新开放的行业兴奋欢呼,但现在人们看到,新开放的要不就是本土企业具有足够竞争力的行业,要不就是确实需要国外技术的行业,其余领域不会动。"

陶伯也认为,此次提到的少数具体措施,落实起来并无难度。而局部的、行业性的开放在欧洲人看来是不够的。"习近平所承诺的改善投资框架条件的步骤,都是对中国不会造成伤害,对本国企业已无威胁的。"

不当宣传片配角

面对美中贸易争端和中国国内经济发展步伐放缓,习近平是否在国际和国内层面面对压力呢?费多丽认为,习近平似乎处于压力之下。"来自中国的报道显示,数月来体制内部有意见认为,中国对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对特朗普的判断有误,并作出了错误的反应。因此怀疑习近平政府对问题的分析判断有问题。另一方面,可以观察到中国经济马力减弱,这不一定直接与贸易争端有关,因为在一年前中国的经济决策者就注意到了债务等问题,并提出了应对计划。但在贸易战当前的情况下,很多手段难以实施,因此陷入两难境地。"

陶伯则看不出习近平面临压力,至少他不会有所表现。"特朗普在中期选举之后才有可能关注解决美中贸易之争,本月底双方将在阿根廷会晤。在此之前,习近平不会示弱,不会给人以陷于压力或有意对美国让步的印象。"

此次中国举国瞩目的进博会,西方国家政界基本采取了低调回避的态度。不仅美国官方缺席,欧洲国家政府也没有派出高层官员出席。陶伯认为,"从欧洲的角度看,这次展会宣传的成分多于实际效益,因此不愿为之捧场。"费多丽也指出,很显然,西方政治家不愿充当宣传剧的演员。毕竟中美尚处在对峙状态,所以"不管是从哪一方角度看,不愿赋予这场经济活动过多的政治意义",她说从这个层面看,西方国家缺席是"可以理解,或许也是明智的"。

改革开放四十年:习近平重国家 轻市场

实施改革开放四十年后的中国,目前正面临一项历史抉择。同美国的贸易争端愈演愈烈,甚至有可能演变成一场"新冷战"。这是一场两种制度之间的战争:即西方自由市场经济同国有经济占主导的"中国模式"之间的战争。

周一,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之际,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极力要把自己描绘成世界自由贸易的先锋。但综观其演说内容,却丝毫没有任何可以缓解中美贸易争端的具体改革方案。

习近平再度强调:"我们切实有诚意开放中国市场。"但是,欧盟驻华商会则表示,欧洲在华企业对这类只见言辞、不见行动的空洞承诺早已"厌倦"了。本次上海进口博览会本身恰恰说明,政府对各行各业的干预程度超过了以往。

鉴于同美国的贸易争端愈演愈烈,中共领导层下令组织了这场宣传意味显而易见的盛大活动。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展示中国拥有非常开放的市场,中国在努力加大进口产品数量。来自130个国家的大约3600家企业参加了本次截至周六的博览会。四十年前开始实施的改革开放政策,促成了中国史无前例的经济腾飞。但许多外国商家抱怨说,中国近来正在走回头路。德国驻华大使葛策(Clemens von G?tze)和法国驻华大使黎想(Jean-Maurice Ripert)均认为,中国已经到了实施"大胆改革"的时刻。德法两国大使在经济类期刊《财新》联合撰文指出:"在改革开放政策启动四十年之后,中国应为这一政策注入新的活力,为外国企业提供新的政治和经济推动力。"

率领德国展团参加本次上海进博会的德国经济部国务秘书克里斯蒂安·黑尔特(Christian Hirte )表示:"我们必须要达到的目标是,在华外国企业也应享受到中国企业目前在德国和欧盟所享受到的良好条件。"长期以来,德国和其他外国在华企业一直怨言很多,比如市场壁垒、漫长的审批程序、相对于本土企业的歧视性政策、政府部门的肆意妄为、公开招标项目中的不平等待遇以及猖獗的偷盗知识产权行为。

欧洲人的上述抱怨虽然和美国人完全一致。但是对于美国总统特朗普单方面实施的惩罚性关税措施,欧洲人则并不认同。他们更希望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框架内采取制裁中国的共同措施。特朗普总统已经对中国输美产品的一半实施了特别关税,并发出对所有中国产品实施惩罚性关税措施的威胁。上周,中美两国领导人通了电话,此举被普遍看作是双方贸易争端激化以来的一项进步。中美两位首脑表示,他们将在本月底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的G20峰会期间举行会晤。

要么是习近平不愿意在中美首脑会晤前露出底牌,要么就是他完全没有作出妥协、推行真正改革的意愿。总之,他的开幕讲话完全是老生常谈,了无新意:中国愿意扩大进口、提升国内消费、减少进口限制以及改善市场准入和知识产权保护。但他在讲话中只字未提同美国的贸易争端,只是泛泛地批评了世界贸易中的单边主义,这显然是针对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

美国驻华商会主席扎利特(William Zarit)认为,中国已经在作出一些审慎的让步,"但距离中国开放市场,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至于中国是否会进行必要的实质性改革,为双方营造出公平互利的贸易关系,我们拭目以待。我们希望中国会这样做。"

两位著名的中国经济学家认为,中美贸易争端的背后实际上是一个体制问题,是大肆宣传的官方"中国模式"造成的必然结果。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的盛洪说,只有真正的改革开放,"才是中美战略合作的保障。"他表示,只有一个拥有共同价值观、朝向市场经济、法治国家和民主化方向发展的中国,才能在战略层面上被美国所接受。经济学家张维迎认为,中国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是得益于在德国等国家取得广泛成功的"普世模式",即自由市场经济、富有创造力的企业家,以及对西方国家技术成果的吸收。张维迎对"中国模式论"者提出批评。这些人认为中国的成功得益于强有力的政府、体量庞大的国有企业以及政府英明的产业政策。

在其已经被大学官网删除的文章中,张维迎指出警告说:对中国经济成就的错误解读,对内"误导自己,自毁前程。"盲目强调独特的"中国模式",将导致改革进程的逆转。他同时指出,这种错误解读还"误导世界,导致了对抗""在西方人眼中,所谓'中国模式'就是国家资本主义,同公平贸易和世界和平格格不入,决不能容其畅通无阻,高歌猛进。"

他表示,中国模式论必将导致中国和西方的对抗。习近平掌权六年以来,已经撤销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在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理论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是国家,而不是市场。在习近平看来,拥有13亿消费者的中国是贸易战无法撼动的。他在进博会开幕式上的发言中指出:"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