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老白男”在中国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 /

“老白男”们在中国的好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香港《南华早报》11 月 5 日文章,原题:为何中国不再需要 " 老白男 " 的智慧?

老年白人男性(以下称 " 老白男 ")曾经在中国拥有很高的地位,因为他们掌握着普世话语权,被视作 " 高大上 " 的代表。如今,很多鼓吹 " 中国应试教育培养不出创新人才 " 和 " 中国金融市场一团糟都是因为裙带关系所致 " 等论调的 " 老白男 " 在中国却逐渐失宠。

就像千禧年的末日预言家一样,当中国没有发生如他们所说的事件时,他们又会说," 明年这个时候再来吧,那时候真的会发生。"

为了证明这些 " 老白男 " 对中国颇有偏见,我试着搜索关键字 " 中国 ",并将其与否定词联系起来,呈现在我眼前的是四位 " 老白男 " 的代表作:查尔斯 · 休 · 史密斯的 " 中国正走向崩盘的 12 个原因 "、迈克尔 · 博斯金的 " 中国经济困境远远超出股市的原因 "、帕诺斯 · 穆尔杜库塔斯的 " 为什么中国正走向一场大规模的希腊式危机 " 和斯蒂芬 · 乔斯科的 " 中国即将到来的金融危机与国家安全的联系 "。当我再次搜索关于中国积极评价的文章时,四篇点击最高的文章中有三位作者都是年轻白人,只有一位是 " 老白男 "。该做法虽然不够科学严谨,但足够证明一点:" 老白男 " 看似博学,但脑子里装了太多历史的陈芝麻烂谷子。

▲长城曾作为一位 " 老白男 " 长篇大论的背景用来讨论中国建筑业的失败之处。

1999 年前后是 " 老白男 " 如日中天的时候。那时,只要有国际会议的地方就一定会出现 " 老白男 " 的身影,而且多数是美国 " 老白男 "。有了 " 老白男 " 的会议也会立刻变得 " 高大上 "。" 老白男 " 们可能会认真参会并积极发言,中方嘉宾看似频频点头,实际上完全没有认真听讲。会议结束,主宾合影留念后," 老白男 " 便被豪华轿车接走,扬长而去。

如今," 老白男 " 们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他们的预言一样没有成真。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