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双11编外人员:消费时代中的一股清流 /

双11编外人员:“消费至死”时代中的一股清流

社交媒体上,出现一个“新词组”:“双十一编外人员”。指向也很明确,就是为那些不为“双十一”操碎心的人钦定的一个“新昵称”。按道理讲,昵称一般都很软,但是就“双十一编外人员”来看,却显得很官方,并且,从人们对于“新词组”的热议程度来看,似乎也是“褒贬难辩”。

不过,依照社交媒体上给出的定义,“双十一编外人员”主要泛指那些什么规则也不懂,什么活动都没参加,也没有什么想买的东西,每天看着周围人热热闹闹地为双十一做准备,自己却默默旁观的人群。就定义而论,实际上也是“五味杂陈”,其中滋味当处“消费至死”时代才能有所体会。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强调,媒介即隐喻。这实际上,对于我们所处的时代来讲,再恰当不过。在一个“消费泛娱乐化的时代”,消费行为已经不再是消费本身,它所承载的意义,更多是一种“泛娱乐精神”。至于,一场群体性的大消费到底意味什么,娱乐之外,最实惠的还是商业浪潮里的宠儿。

坦白讲,“双十一”发展至今,无论是商业的意义,还是消费者的初衷,或许早已显得模糊不清。但是,这并不是最重要的一环。就“双十一编外人员”的提法来看,显然在现实的境遇中,已经出现某种亲疏性。既然有“编外人员”的疏离感,就会有“编内人员”的亲密感。

当然,这种亲疏性的出现,并不是说“编外人员”被彻底边缘化,而是在一定程度上,他(她)们所呈现出的低欲望,让很多人感到自惭形秽。因为,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深处在一个消费主义横行的时代。“买买买”已经成为美好生活的代名词,只要还活着,“买欲”就不死。

可是,就在这样的境遇之下,竟然还有人“无动于衷”。所以,“双十一编外人员”的称谓便呼之欲出。在这种“称谓”中,一边略带嘲讽(被时代抛弃的一群人),一边略带钦佩(怎么可以这么淡定)。在这样的纠葛之中,也反映出“消费至死”时代中的基本特征:“买只是基础设施,娱乐嘲弄才是上层建筑”。

说到底,无论是日常的散购,还是集中的大买,除却生活中的“必需品”,人们在购买中所获得的物品,绝大多数是“没用的”,或被闲置的。所以,人们习惯于强调“理性消费”。可是,我们要知道,在广告的无死角冲击下,理性消费越来越成为一种稀缺。

无论是富豪人群,还是普通人群,在广告的消费设定下,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消费领域。于是,贫富差距已经不再是阻挡消费浪潮的力量。只要你愿意,就总有你能买得起的产品等着你去“抢回家”。很多人说,“双十一购物”能获取一定的优惠力度,不参与显然有些傻。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对优惠产品和使用频率作比较,很容易在长效的博弈中,输掉这场战役。当然,我们不否认,总会有一些人能获得一定的优惠力度。但是,从整个“双十一编内人员”的集中消费行为和集中消费结果来看,似乎消费者一方永远处于“被消费的一方”。起码从“商业的本质”来看,是这样的。

因此,从这个角度去审视“双十一编外人员”,似乎有很多人已经有回归理性消费的意识,这从给“双十一编外人员”下定义的最后一句中“默默旁观”就能有所洞察。貌似在强调,消费的人群都是迷茫的,空虚的,躁动的,而“双十一编外人员”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理性生活者,因为对于消费本身,根本就不需要搞一个节日出来。

只可惜,在我们所处的时代里,“财富观”和“消费观”几乎占尽人们的所有认知。无论谈什么,都要先谈钱,无论搞什么,都要买买买。在财富的多寡之间,根本上好像不止是数字的多少,更多反映一个人的地位和尊严。所以,有时候看到双十一之后,人们晒包裹,就知道其中的意义远非包裹本身。

从这个意义上看“双十一编外人员”,或许也能窥探一些端倪。只是,在一个“娱乐至死”的消费大潮里,想必人们对于“双十一编外人员”的称谓,可能更多是体现在“克制”和“无欲”上,而非简单的以贫富论高下。而在这样的审视之下,“双十一编外人员”就自然是“消费至死”时代中的一股清流。

就如专栏作家露西·西格尔所著《为什么你该花更多的钱,买更少的衣服》一书中的追问,她并非是让人们多买昂贵的衣服,而是希望人们在了解制衣行业后,更为谨慎的,理性的去消费衣物,以此减轻制衣业背后的沉重代价(比如制衣业造成的环境污染,服装厂的大火灾难等)。

这种追问式的隐喻,实际上对于大消费时代来讲,依旧同样适用。虽然说,自己的钱自己做主,但是对于更宏观的配置来讲,非理性的消费不仅会让一个人陷入生活的混沌,同时也会给相应的行业增加沉重的负荷。这是现实,也是未来之问。

当然,作为个体,买双袜子该不该想这么多,似乎也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不过,就“双十一编外人员”的提法来看,似乎有不少人已经开始在思考相关的问题。我们的生活确实因消费越来越丰富,但是风格却不见得有什么改观,这或许才是最本质的问题所在。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