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重庆高考政审风波 中共需警惕"极左幽灵" /

重庆高考政审风波背后 中共需警惕“极左幽灵”

1970年,云南中甸新联大队少年阅读《毛主席语录》(图源:VCG)

中国恢复高考后,南京化工学院无锡分院举行开学典礼(图源:VCG)

北京时间11月8日,重庆市发布的一则有关“政审不合格者将不能参加高考”的消息引发社会舆论的广泛讨论。为了平息舆论,官方解释称:“系记者误读”。

政审(政治审查),这一词语之所以能引起大陆舆论的高度关注,是因为它曾在文革时期令多人遭遇不幸。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政审确实曾给很多大陆人留下颇为痛苦的高考记忆,只因家庭出身不好,政审不合格就不能有进入大学的机会。

由于“政审”带有浓厚的文革色彩,舆论纷纷恐惧重庆是否是“文革”回潮的体现。

1977年8月4日,时任中共领导人邓小平在主持召开的“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上讨论了恢复高考问题,他针对高考政审连说三个“繁琐”,政审条件全部抹掉。当下,邓小平的一句“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或许更应该警惕。

观察人士分析表示,除政审引发舆论高度关注外,此前的民营经济退场也同样引发热炒。这种现象产生的背后是一种极左思维的存在,它如幽灵一般徘徊在人们的心中。

2012年在即将离任前夕,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在多个场合谈及民主,警告没有民主“文革”还会重来。如今重庆高考政审的提出,似乎再次令人想起是不是又要重回文革的道路。

邓小平在文革结束后,下令放弃高考政治审查的条件。官方《重庆日报》报道,重庆市将进行明年高考报名,政审不及格者不能参加普通高校的录取。事件引起舆论哗然,重庆市教育考试院回应称,是记者理解错误。

但舆论对该回应并不买账,甚至表示,像这种稿子,一般来说都是被访单位提供材料,并且要经过考试院看过后才会发,可怜了记者。”

另外,大陆著名律师陈有西在微博上晒出证据,表示重庆教育考试院明确写明“政审”,记者不用背锅。

重庆政审风波也引发大陆网民对文革话题的热烈讨论。不少声音称,重庆的举动是倒退,违背邓小平“抛弃高考政审”精神。

评论指出,“政审”,或其变种的“思想审查”,以政治态度区隔国民,将人等级化,剥夺所谓“政治态度不合格”的国民基本权利(受教育、谋职等等),这种“文革”时期所有的施政方式,已被历史证明是反文明的行径,其祸国殃民的罪恶曾经令国家受创,民众深陷痛苦。

事实上,中国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就不断放宽高考政审条件,这被认为是高考改革的进步。中国于1999年实施的《高等教育法》第九条明确规定:“公民依法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但长期以来,中国在其他方面的政审制度似乎也有存在,尤其是军校、政法院校、公安院校的招生。有观点指出,道理很简单,刀把子要握在自己人手里。所以,从源头上加强管理,就成为历来通行的做法。

分析人士认为,文革所造成的创伤,使得经历过它的人们怀有极度的不安全感,因此对于凡是涉及到这一方面的做法极为敏感,打消社会的这种疑虑使他们彻底“脱敏”,仍然是中共需要解决的问题。

此外,“文革”之根本思想余毒,正如温家宝所言并未得到彻底清除。被认为“文革复辟”的重庆模式当年曾掀起那样大的社会影响,所谓,薄王遗毒多年甚至一二十年未曾清除,暴露其背后的民意基础和党内分歧根深蒂固。这些,难道不值得警觉与忧虑吗?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