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避免中兴危机重演 中国企业扎堆自研芯片 /

避免中兴危机的重演,中国企业扎堆自研芯片!

日媒称,随着华盛顿试图抑制中国在尖端科技领域日益增长的力量,中国企业纷纷开始自主研发芯片。

中兴被封杀事件令北京意识到在核心科技领域减少对西方技术依赖的必要性(图源:VCG)

《日经亚洲评论》当地时间11月7日刊文称,宣布开始研发“中国芯”的企业包括网络搜索引擎百度、电商巨头阿里巴巴和家用电器企业格力电器。

百度首席执行官李彦宏不久前表示,中国高端芯片依赖进口,但人工智能时代将改变这种局面。

日媒称,当前,中美两国在贸易和安全领域的紧张不断升级,这增加了外部供应可能受限的风险。

文章称,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产品市场,但中国只有10%的芯片从国内采购。2017年,中国半导体进口总额达2,600亿美元,超过石油进口支出。

中国高层确立了到2020年芯片自给率达到40%,5年后达到70%的目标。

2018年7月,百度发布了用于人工智能计算的“昆仑”芯片;阿里巴巴今年9月宣布进军半导体产业;今年10月,华为表示将开始量产高性能人工智能芯片。

文章认为,中国的互联网和家用电器公司开始生产他们所需的特定芯片,这只是一个小众市场。

中国领导人提出两个重大计划促进本国半导体生产:为达到或超过一定芯片生产目标的企业提供长达5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的利好,以及打造三个国家主导的存储芯片公司。

但是,中国没有能向上述三家公司提供芯片制造设备的企业,所以必须依赖西方进口——这种做法面临不确定性。

美国司法部日前宣布,一个联邦大陪审团指控福建一家芯片公司窃密。在此之前,华盛顿已对该公司实施出口禁令,阻止其获得美国生产的设备——此举被视为美国阻碍中国相关公司进入量产。

文章称,中国本土芯片企业也面临严重的技术人才短缺问题。中国企业显然想从欧美企业吸引人才,但这可能加剧与西方的紧张。

文章指出,2018年9月,中国领导人称“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上升,逼着我们走自力更生的道路”——这被解读为他想要壮大中国科技力量。实现该目标的核心是提高中国国产芯片比例,而这一过程不会一帆风顺。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