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全球变暖大豆增产 厄尔尼诺扰乱贸易战 /

全球变暖大豆增产,厄尔尼诺扰乱中美贸易战

北京时间11月11日前后,随着美国中期选举的结束以及阿根廷G20峰会上“习特会”的逼近,“中美贸易战”的最新走向正在继续牵动着两国的分析人士。

当中美两国的最新政治、经济走向的各项参数都已被考虑到时,导致全球变暖的“厄尔尼诺”(El-Nino)现象就在2018年岁末带来了重要的变数,也让本次贸易战的节奏因此被全面扰乱。

中美贸易战爆发之后,大豆就成为了两国对峙的战场之一,为此中国把其采购目标转向了巴西(图源:VCG)

作为中国深耕的一处市场,巴西的很多产业都与中国形成了联系,大豆只是其中之一(图源:新华社)

中美贸易战开战以来,双方分析人士算无遗策,但难以被确定的自然环境的因素就未被考虑进去(图源:VCG)

巴西突然成为赢家

根据日本等国的气象信息显示,2018年度导致全球变暖、局部干旱“厄尔尼诺”现象已经出现,并有较大可能延续到2019年春。

当全球各大经济体还在评估本次风波有可能带来的影响时,巴西突然间就发现了自己在这次风波中的获利地位。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的巴西大豆很有可能因此得到意外的收益,进而继续确保他在本次中美贸易战中的相对优位。

分析认为,“厄尔尼诺”现象在2018年12月出现之后带来的最初的效应可能导致巴西在2018年到2019年冬季降雨减少,进而促进该国大豆增产。

当然,厄尔尼诺对美洲的大豆、玉米等农产品都有促进产量的效果。除去巴西外,美国等传统大豆生产国也会增产。

考虑到中国在中美贸易战后已经把大豆进口的主要来源转移至巴西的现状:目前中国七成进口大豆都是巴西产品。这就让希望在2019年扭转形势的美国农业资本家多少有些失望。

据资料显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也显示,中国10月大豆进口较2017年同期增长近20%。不少分析师认为,中国国内买家出于对2018年度第四季度供应将吃紧的担忧,正纷纷囤积巴西大豆。而巴西大豆的增产,就填补了中美贸易战后美国大豆缺席留下的空缺。

特朗普为首的美国当局暂时也没有考虑在拉美展开针对中美贸易战的新行动(图源:VCG)

中国在贸易战期间的意外优势

大豆的问题可能只是中美贸易战的一个战术层面要素,它相对于中美双方在“贸易战”总体上的战略决策是微不足道的。但中国与巴西在大豆交易上的热络,也会对相关地区的政治环境带来正面连锁反应,进而将量变转化为质变,并推动当地特定的地缘政治、经济环境向有利于中国的方面变化。

对巴西来说,该国在中美之间游走的政治环境已经在2018年10月总统大选后形成隐患。该国新任总统博索纳罗(Jair Bolsonaro)击败左翼劳工党派候选人后,外界就一直担心巴西是否会因为其政治光谱的右转,实现与美国特朗普(Donald Trump)当局的合流,进而在经济问题上对中国采取措施。

有着“巴西特朗普”之称的博索纳罗曾在大选初选结束后批评过“中国在买下整个巴西”的状态。 他“巴西高于一切”(Brasil primeiro)的主张也的确让不少北京观察家担心北京在拉美的行动会否出现负面效应。

不过,巴西当局出于该国企业和资本家的利益,终究会在中美之间权衡利弊,更不用说在2018年前三个季度,巴西对华出口总额约为470亿美元,是对美出口额的两倍有余。

这种局面就让博索纳罗非但没有马上选择与美国合流,反而在11月上旬向北京宣布了“巴西高度重视发展对华关系,新政府将积极加强对华合作”的意向。

鉴于拉美地区存在“巴西走向哪里,拉美便往哪里去”的传统环境,“厄尔尼诺”带来的助力也就因此被放大了。北京在中美贸易战期间,也因此得到了一点意外的优势。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