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教师职业行为准则来了 不同阶段要求不同 /

教师职业行为准则来了 不同阶段要求不同

记者 16 日从教育部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育部近日印发《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和《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根据高校、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队伍不同特点,明确新时代教师职业规范,划定基本底线。

针对高校教师,准则提到,要坚守学术良知,反对学术不端;不得抄袭剽窃、篡改侵吞他人学术成果,或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针对中小学教师,准则要求不得组织、参与有偿补课,或为校外培训机构和他人介绍生源、提供相关信息。针对幼儿园教师,准则明确,不得采用学校教育方式提前教授小学内容,不得组织有碍幼儿身心健康的活动。

就准则相关热点问题,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该负责人介绍示,准则结合高校、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队伍的不同特点,分别提出十条针对性的要求,包括坚定政治方向、自觉爱国守法、传播优秀文化、爱岗敬业、关爱学生、诚实守信、廉洁自律等方面,每一条既提出正面倡导,又划定师德底线。其中,坚定政治方向、自觉爱国守法、传播优秀文化等是共性要求,爱岗敬业、关爱学生、诚实守信、廉洁自律等几个方面,结合高校、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中的不同表现、存在的问题及在不同阶段教师队伍的差异性,提出不同要求,更贴合实际、更具针对性。比如针对高校教师,准则提到,要坚守学术良知,反对学术不端;不得抄袭剽窃、篡改侵吞他人学术成果,或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针对中小学教师,准则要求不得组织、参与有偿补课,或为校外培训机构和他人介绍生源、提供相关信息。针对幼儿园教师,准则明确,不得采用学校教育方式提前教授小学内容,不得组织有碍幼儿身心健康的活动。要特别指出的是,十条准则并不能涵盖教师职业行为的所有方面,只是针对主要问题、突出问题进行规范。

该负责人介绍,配合准则出台,教育部还制定了《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和《幼儿园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并对 2014 年印发的《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建立起违规惩处和责任追究机制。教育部要求各地各校要把准则要求落实到招聘、聘用、考核等教师管理具体工作中,实行师德失范 " 一票否决 "。要以有力措施坚决查处师德违规行为,对于有严重侵害学生行为的,一经查实,要撤销其所获荣誉称号,依法依规撤销教师资格、解除教师职务、清除出教师队伍,同时还要录入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任何学校不得再聘任其从事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

声音

高校教师:行为准则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 高校老师不得发表、转发错误观点,不得与学生发生任何不正当关系,不得抄袭剽窃 …… 这些规定都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可以说非常有必要。"11 月 16 日,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李海涛看到教育部印发教师职业行为准则的相关消息,第一时间在微信朋友圈转发。

他说,现阶段将教师的职业行为规范再次进行强化非常有必要,特别是高校教师,静下心来教书育人的心态要进一步强化。极个别人只把高校教师当成职业而不是事业,从而放松了对职业规范的要求。教育部出台这样的规范要求,旨在引导将教师这个岗位当作事业来追求,对于高校教师矫正可能存在的行为偏差,明确自身的职业定位和人生目标是非常有价值的。记者李柯夫

中小学教师:准则是对教师的严管也是厚爱

" 准则是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规范,也是教师的师德底线,它的出台是对广大教师的严管,也是厚爱。" 长沙市岳麓区德润园小学校长陈芳认为,准则的出台有利于打造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有利于维护和提升我国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 我们中华民族很早就明确提出‘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保也者,慎其身以辅翼之而归诸道者也’的道理,说明教师遵守职业道德古而有之。学校一定要认真宣传、认真落实,做到人人应知应做、必知必做,时刻自省自警。同时也希望全社会营造尊重教师、弘扬崇高师德的良好氛围,让更多教师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 陈芳说。记者沈颢

幼儿园教师:对幼教工作起到约束警醒作用

" 准则给老师划了底线,很有必要。其实,教育部门此前也出台过一些关于师德规范的要求,但约束力度不够,因此,要制定完善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增加约束力度。"11 月 16 日,长沙市雨花区晶晶盛世华章幼儿园行政园长成欣说。

" 现在的幼儿园教师队伍中,大多数老师具有较高责任感,但有个别老师在工作中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担负的使命。" 成欣坦言,现在社会各界对幼儿教育非常关注,老师压力大,工作任务重,常常会忽略自身对师德素养的追求。她认为,要加大幼儿教师师德教育培训的力度,有计划地开展各项师德学习活动,而不是走过场,走形式。

" 有段时间网络上频现幼教队伍中的某些丑闻,将幼师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其实这只是断章取义,属于个别现象,真正以爱育人的幼师们,都严守师德,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付出。" 长沙市教育局幼儿园教师姜婷认为,十项准则的实施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幼教队伍的建设,如果将这些准则和入职培训、日常工作考核等挂钩的话,对从事幼教工作的人能起到一定的约束和警醒作用。

延伸

其他国家如何规范教师行为

明确约定教师职业道德行为,不只是我国才有的做法,更是世界多数国家的共识与规定。早在 1896 年,美国乔治亚州教师协会就颁布了教师专业伦理规范,1996 年,美国制订了《优秀教师行为守则》,共计 26 条,要求非常具体,而且还明确了教师行为准则的禁令,例如不得使用威胁性语言、不得当众发火、不要与学生过分亲热或过分随便等。2012 年 9 月,英国政府颁布新修订的《教师标准》,对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所要具备的个人和专业操守进行了明确规定,要求教师必须尊重并恪守自己所在学校的校风、校纪、校规,教师必须明确他们所应承担的法定职责和义务,并以此作为个人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依据。法国也曾在 2010 年提出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十大能力,对中小学教师的职业行为进行严格规范,且特别强调了教师师德方面的法律建设和纪律惩戒,明确提出了针对不同违规行为的处罚措施。

观察

" 十项准则 " 的同与不同

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结合高校、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队伍的不同特点,分别提出十条针对性的要求。潇湘晨报记者梳理发现,三个准则中的前三条关于坚定政治方向、自觉爱国守法、传播优秀文化等是共性要求,而在爱岗敬业、关爱学生、诚实守信、廉洁自律等方面,结合高校、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中的不同表现、存在的问题及在不同阶段教师队伍的差异性,提出不同要求,更贴合实际、更具针对性。

共性要求

一、坚定政治方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得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及其他场合有损害党中央权威、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自觉爱国守法。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宪法原则,遵守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违背社会公序良俗。

三、传播优秀文化。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不得通过课堂、论坛、讲座、信息网络及其他渠道发表、转发错误观点,或编造散布虚假信息、不良信息。

差异化要求

潜心教书育人

高校和中小学: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因材施教,教学相长;不得违反教学纪律,敷衍教学,或擅自从事影响教育教学本职工作的兼职兼薪行为。

幼儿园:

潜心培幼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爱岗敬业,细致耐心;不得在工作期间玩忽职守、消极怠工,或空岗、未经批准找人替班,不得利用职务之便兼职兼薪。

关爱学生

高校:

严慈相济,诲人不倦,真心关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做学生良师益友;不得要求学生从事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无关的事宜。

中小学:

严慈相济,诲人不倦,真心关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做学生良师益友;不得歧视、侮辱学生,严禁虐待、伤害学生。

幼儿园:

呵护幼儿健康,保障快乐成长;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幼儿,不得歧视、侮辱幼儿,严禁猥亵、虐待、伤害幼儿。

言行雅正

高校和中小学:

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举止文明,作风正派,自重自爱;不得与学生发生任何不

正当关系,严禁任何形式的猥亵、性骚扰行为。

幼儿园:

无明确要求。

安全防范

高校:无明确要求。中小学和幼儿园:增强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教育,保护学生安全,防范事故风险;不得在教育教学(保教)活动中遇突发事件、面临危险时,不顾学生安危,擅离职守,自行逃离。

公平诚信

高校:

坚持原则,处事公道,光明磊落,为人正直;不得在招生、考试、推优、保研、就业及绩效考核、岗位聘用、职称评聘、评优评奖等工作中徇私舞弊、弄虚作假。

中小学:

坚持原则,处事公道,光明磊落,为人正直;不得在招生、考试、推优、保送及绩效考核、岗位聘用、职称评聘、评优评奖等工作中徇私舞弊、弄虚作假。

幼儿园:

坚持原则,处事公道,光明磊落,为人正直;不得在入园招生、绩效考核、岗位聘用、职称评聘、评优评奖等工作中徇私舞弊、弄虚作假。

廉洁自律

高校:严于律己,清廉从教;不得索要、收受学生及家长财物,不得参加由学生及家长付费的宴请、旅游、娱乐休闲等活动,或利用家长资源谋取私利。中小学:严于律己,清廉从教;不得索要、收受学生及家长财物或参加由学生及家长付费的宴请、旅游、娱乐休闲等活动,不得向学生推销图书报刊、教辅材料、社会保险或利用家长资源谋取私利。幼儿园:严于律己,清廉从教;不得索要、收受幼儿家长财物或参加由家长付费的宴请、旅游、娱乐休闲等活动,不得推销幼儿读物、社会保险或利用家长资源谋取私利。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