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工程院士罕见披露国产发动机真正病因 /

工程院士现身说法 罕见披露国产发动机真正病因

众所周知,发动机作为战机的心脏,直接决定了我国军机的机动能力、航程乃至于航空兵的整体实力。美俄和其原加盟国作为航发这一块的老资历,技术积累和开发能力都相当完备。

一说起国产发动机,军事爱好者肯定会想到推力不足、寿命太短、稳定性不好等等。有人经常说,国产发动机的经验已经积累足够,已经具备设计研发一流发动机的能力,不过只是受限与材料工艺和资金方面而已,这一观点已经深入人心。

如果解决了粉末涡轮盘、单晶叶片和铼材料问题,似乎是解决了问题的关键,但最近中国工程院院士尹泽勇公开消息,制约我国航空发动机的关键正是“设计问题”,他还声称“设计能力落后”正是最大的短板和问题所在,如果设计能力能够提高将会大大缩短研发所需要的时间和成本,此则消息一出网民哗然,这一说法很明显是颠覆相当一部分军事爱好者的传统认知了。

我国现代工业起步较晚且条件艰苦,早年因为底子薄弱,不得不一直在仿制别国的构造,甚至形成传统,鲜有创新案例,只是理解其原理而很难更进一步上升,这不仅对发动机本身的研发和改进不利,对科研人员的培养更不是件好事。

如今工程院士都出来现身说法了,我们不得不承认“国产航发设计一流,只是工艺材料赶不上”这种说法只是自我安慰的想法罢了,国产航发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当然,我们也不必太过悲观。

备受关注的WS15,其性能已经接近美国早期的F119发动机,同样令人可喜的是,今年上半年国产航发的交付率与去年同期提升了8个百分点,而重点型号产量更是增加了三成多,最新的太行发动机已经用于海航的舰载机上,甚至最新批次的四代战机也也疑似开始装载“太行”,说明国家对国产航发的实力已经达到了认可的程度。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