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体娱 /
  3. 贝托鲁奇逝世:他曾在加州找到小溥仪 /

贝托鲁奇逝世:他在加州庄园露台上找到小溥仪

据外媒报道,意大利电影大师、电影《末代皇帝》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逝世,享年77岁。

贝托鲁奇一生获得多项荣誉,包括第6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第6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本奖、第45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最佳导演奖、第6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金狮奖、第64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等。

“我很早就开始做电影了”,贝托鲁奇说,“所以我对摄影机、剧情、镜头有很强烈的感触,并能自如运用。”

在世的电影人或许没有人能像贝托鲁奇这样天生擅长富有表现力的镜头运动,在《末代皇帝》中,他实现了风格和内容的完美融合。它是首部允许在15世纪修建的故宫内拍摄的影片,这曾是古代皇宫。贝托鲁奇起初以为宏伟的皇宫跟制片厂搭的场景差不多,但当他在这个真实的外景地看到2500名中国军人(临时演员)时,他甚至吓得躲进了拖车里,并恐慌地想着“我在干什么啊?我这是疯了吗?”

尽管影片拍摄场景宏大,贝托鲁奇还是习惯性地不在前期做故事板和镜头设计,而是推迟到影片拍摄的时候。在这场戏中,导演奇迹般地只花了3天时间就拍出了童年溥仪在庭院和太和殿的加冕典礼。“我非常担心迷失自我,找不到走出去的线索,但每天却都能找到答案。当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时,答案就浮现出来了。”

下面是他逐个镜头地讲述《末代皇帝》的拍摄过程:

这一镜头是少年溥仪坐在轿子里进入紫禁城,这里将是他长年被囚禁的地方。我们在黎明或日落时拍摄,光照是差不多的。但如果你注意画面右侧你就会看到三个女人走在红灯笼旁边。她们的头和手被一块木枷锁锁着,在中国这是一种刑罚方式。

这是我在紫禁城拍的第一个镜头,因此我想在镜头中表达对故宫的敬意。这是个简单的推车镜头,喇嘛们是我们在北京找的真喇嘛。我们在喇嘛们后方放了一台摇臂,拍摄他们黄昏时的祈祷仪式。我很喜欢服装设计师James Acheson设计的帽子,我想尽情地展示它。在背景中你能看到溥仪的轿子在栈桥上。我们想表达的是皇子从城外进城,而正如影片其他部分一样,你得从许多层元素中发现这些重要信息。

我们在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影棚的水泥地面上搭建了这个场景。这是慈禧的房间,溥仪被父亲领到堂中鞠躬。实际上在紫禁城并不存在这种柱子上有各种龙和雕塑的房子。这是影片设计师Ferdinando Scarfiotti的创造,整合了他在不同寺庙中找到的两三样东西。我想让这场戏具有奇幻感,我用广角镜拍摄,大概是12mm,布光花了不少时间,因为龙是盘绕在柱子上的。

扮演童年溥仪的小孩是我们在加州的50名中国孩子中选出来的,我记得我们是在马尔蒙庄园露台上发现的他,他是个生于美国的华人。当我们去中国拍摄时,中国人对我说:“我们已经有10亿人了,你怎么还带中国人来中国啊?”当然这是个玩笑。这场戏中他显得很无辜,因为他第一次看到这种场面,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这是慈禧太后死时口中被塞入黑珍珠。慈禧由卢燕扮演,她有真正中国人的那种优雅高贵,能让人感受到中国人记忆里的慈禧。这便是让她来演的原因,你能从她的脸上看到这种特质。她的服装大概有50磅重,因为所有刺绣都由蜡雕刻,然后铸铝,最后再镀金。有传言说她演完之后住院了一个星期,但她真是一个伟大的演员,并且她喜欢扮演慈禧。

慈禧死后,孩子被加冕为新皇帝。这是在紫禁城太和殿拍的。政府不希望我们在那里拍,因为建筑都是木质材料,很怕火。最终,我们得到许可可以使用斯坦尼康,只有一名摄影师操作。政府不希望我们把推车、摇臂或其他灯光带进去。我们在那儿只待了一会儿,这也是我们唯一一天在紫禁城最重要的宫殿内拍摄。其他的太和殿内景都是在摄影棚拍的。但如果我们那天没有去太和殿实拍,影片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这仍是在紫禁城拍的,门帘后面就是外面的世界,门帘是既保障光照又阻隔室外内容的唯一方式。因此摄影师Vittorio Storaro把所有灯光都放在门外的院子里。黄色是太阳的颜色,所有的皇帝也都穿黄衣服。同样,黄色也是帝国的颜色,这让我想起了我的故乡帕尔马的颜色。那是种非常温暖,黄中带红的颜色。当我发现帝国之黄跟我的家乡很像时,我大为惊喜。

溥仪站在宝座上跳了几下,神奇的是无需教小演员怎么演戏他就已经做好了准备。你得让他尽量远离摄影机,得尽量为他创造出他所熟悉的环境。没人知道小演员会怎么演,但小演员们并不抗拒摄影机,这点很关键。在此他像蝴蝶一样拍打他的手臂,模仿门帘的飘动。你知道,我得适应这种拍摄,因为拍孩子的时候你更像是拍纪录片。

他被黄色门帘吸引甚至蛊惑住了,他就像被吸进了那缕黄色中。他跳进黄门帘的动作是你没法教他的,不过他喜欢跳着冲进门帘里,他很开心,因为他是个无关政治的孩子。如果你能为小演员建立起“游乐场”,情况就会变好,你就能多多少少拍到你想要的东西。同样,这仍是一个斯坦尼康镜头。

黄色门帘被撑了起来,就像一顶帐篷。溥仪冲进这缕帝国之黄中,我想让他消失在黄色里。后来,溥仪结婚后与两位皇后睡在一起,他们盖的也是同样的布料。因此小演员开心地玩着门帘,或者更像是捉迷藏。这是我披露信息的方式,我认为在影片中披露东西的方式很重要,这也是为什么在这场戏中我一开始只展现一些细节,然后你才明白发生了什么。我喜欢保守秘密。

当溥仪从门帘中穿出来时,大殿外的场景就显现出来了。我跟Vittorio描述这是童年溥仪的重生,就像是太和殿生出了一个孩子,而这个孩子便是皇帝。这也是为什么他冲入了文武百官中。衔接到这一外景是很困难的,因为这是一个合成的场景。我们拍的一部分广场镜头中并没有人群,但是整场戏大多数镜头还是有人群的。一台摇臂跟拍溥仪,然后升起来展现了院子里的文武百官。

这是从台阶顶上俯拍广场的镜头,展示了小孩和他要面对的整个困境之间的矛盾。我想表现溥仪有多小,而广场有多大。你立即能感受到非同寻常的孤独。那一刻我记得内臣指挥文武百官鞠躬的声音为镜头增添了韵律,也影响了剪辑的节奏。对我来说声音很重要,有两种情况是跟着声音走的——拍摄和剪辑,但却截然不同。

在此是小演员看到这一切时的反应,所有的临时演员,所有的服装。没有理由能解释为什么要从大全景切到特近景,没有理论来说明。我想这就像音乐,他听到院子里的名妓中间有蟋蟀声音,他就去看了看。我们试图让他像看一场比赛一样注视蟋蟀,如果他找到了蟋蟀还能得到奖励。我们得不断给小演员奖励。我对他说我会让他上摇臂,接着他就什么都愿意做了。他喜欢看监视器,以及骑在摇臂上,因此他才愿意做一切表演。

这是广场另一端拍摄的俯拍镜头。我对Vittorio说:“我们能拍一个反打的镜头么?”他便拿着一台摄影机飞快跑到另一头,此时太阳已经下山了。我们不能等到第二天再拍这2500人的镜头,因此他说:“让我们看看我们能做什么。”我喜欢按时间顺序拍摄一场戏,因此你会看到这场戏中光线的变化。你能跟随阳光的移动,并且由于这是这场戏的最后一个镜头,光线是应该变化的。因此我说:“无论如何,拍吧!”我们只有大约五分钟的可用照明时间,但我们花了好几周来设计这场戏。

(原标题《“我们在加州一座庄园的露台上找到了小溥仪”——贝托鲁奇生前讲述如何在故宫拍出<末代皇帝>》,编辑 马悦)

图集:《末代皇帝》导演贝托鲁奇去世 曾因拍情色片入狱

当地时间11月26日,曾凭《末代皇帝》拿下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两项大奖的意大利导演贝贝托鲁奇(Bernardo Bertolucci)因病去世,享年77岁。贝托鲁奇1941年出生于意大利,父亲是一名诗人、影评人。在这种家庭环境下,贝托鲁奇首部发表的文学作品就获得维雅雷吉欧文学奖,不久后又成为意大利著名导演帕索里尼(Pier Paolo Pasolini)的首席助手,他在电影方面的才华也渐渐被挖据出来。图为贝托鲁奇拍摄《末代皇帝》时的其中一个场景,贝托鲁奇跟小皇帝扮演者Tsou Tijger讲戏。

1962年,21岁贝托鲁奇大学还没有毕业,就执导了首部电影《死神》,讲述一个妓女杀人的悬疑故事。(图源:VCG)

1972年,他执导了马龙·白兰度和玛莉亚·史奈德主演的作品《巴黎的最后探戈》,这部电影由于极度情色的镜头而饱受争议,甚至有人认为女主角在拍摄时真的遭到强暴,随后演员在采访中否认。虽然这部影片获得了第4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和最佳男主角的提名,但因为有同性性行为的情节而被意大利禁止公映,母片被下令销毁,导演还被法庭剥夺了公民权5年并判处4个月的缓刑监禁。图为《巴黎的最后探戈》电影中的一幕。

贝托鲁奇一生中拍过20多部电影,在欧洲乃至全世界都获得了极高的声誉,曾被威尼斯电影节、戛纳电影节、欧洲电影奖授予终身成就奖。而他最重要也最著名的作品,还是1987年拍摄的传记片《末代皇帝》,该片是历史上第一部获准进入中国北京紫禁城实景拍摄的电影,揽获包括奥斯卡金像奖、金球奖、欧洲电影奖、英国学院奖等在内的10多个权威奖项。(图源:VCG)

电影《末代皇帝》也是1949年以来第一部得到中国政府全力合作的关于中国的西方电影。电影以独特的视角来审视古老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王溥仪的情爱与政治生活,极具哲理、人生意味。该片获得了九项国际大奖,它无疑成了贝托鲁奇导演生涯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第一批进入故宫拍电影的外国人,他们也是唯一进入太和殿拍摄的剧组,他们还是1949年新中国建国后,第一支与中国政府通力合作的外国电影剧组,这所有的第一使《末代皇帝》影视留名。

1985年,贝托鲁奇开始进行选角工作,对于溥仪的角色,他最先见到的是美籍华裔演员尊龙,尊龙原名吴国良,贝托鲁奇对尊龙很满意,认为他具备扮演溥仪所要求的那种表现内在紧张情绪的奇特才能。但是贝托鲁奇还是本着“货比三家”的心态又挑了一圈,最后还是觉得尊龙最好。那年夏天,贝托鲁奇在洛杉矶见到了放弃国内星途到美国学习的陈冲,找到了出演婉容最合适的演员。(图源:VCG)

而溥仪的英国老师庄士敦,贝托鲁奇最初是想找马龙·白兰度(Marlon Brando, Jr.)出演,不过白兰度不愿意远赴中国,后来又曾考虑过肖恩·康纳利(Sir Thomas Sean Connery)。当贝托鲁奇见到彼得·奥图(Peter O'Toole)时,立即决定由他来出演庄士敦,因为奥图身材高大、金发碧眼,放在红墙黄瓦的故宫和一群中国人在一起能产生强烈的视觉反差。图为彼得·奥图在紫禁城的城墙下与一只骆驼嬉戏。

1986年8月16日,贝托鲁奇带着他的“多国部队”在北京开始拍摄一部使他“最花功夫”的影片,剧组有150名中国人、100名意大利人和20名英国人,还有30名翻译。

由于文物保护的原因,摄制组不能在太和殿的地上摆放设备,轨道、摇臂、灯架全部不能使用,因此,斯托拉罗从殿外打光,并且用手提摄影机拍摄。拍登基大典那天,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访华,她本想到故宫游览,但因为拍电影没能去成。

为了登基那场戏,2,000名充当群众演员的解放军剃了光头,制作他们的假发使用了2,200磅头发,工作人员事先花了10天时间培训了50名中国员工,使他们能在两小时之内搞定这2,000名临时演员的假发和辫子。这一天的拍摄费用非常昂贵,之前就准备了六个月,贝托鲁奇看到如此多的群众演员,自己都有些怯场,悄悄躲在房车里,喝威士忌壮胆。

在拍摄溥仪被冯玉祥赶出故宫那场戏时,需要许多辆老式汽车,在中国自然不容易找到,剧组用集装箱从意大利运来了大约20辆还能跑的古董车,随行还有两位意大利技师。但是因为这些车经常出毛病,所以有时候剧组就用绳子拴住汽车,让几个人拉着车走,后期再加上发动机的声音。

在贝托鲁奇的镜头下,不单单是溥仪,就连那些面目可憎的小人物,也承载了这个异国导演深沉的情感。“我甚至喜欢那些可憎的人物,我需要爱摄影机前的所有人物。即使他们是恶劣的,我也设法使他们具有某种悲剧性,从而产生一点高贵感。……这些人物虽是可憎的,但他们也是世界的一部分。我并不谅解他,可他们也是命运之神的玩物。所以,任何人都不过是历史的牺牲品。”

电影《末代皇帝》在北京的拍摄完成后,摄制组还在天津、大连和长春取景,而很多室内场景其实是在意大利完成的。(图源:VCG)

《末代皇帝》获得了最佳导演奖,这也是贝托鲁奇第一次拿到奥斯卡最佳导演奖,他上台领奖时激动地说:“我要感谢中国人和中国,感谢中国政府允许我去拍摄这个‘美丽的国家’,还感谢尊龙、陈冲以及许多在摄影机前后无名的中国人。我应该向他们致以中国式的叩头。这是我生命中最激动的时刻,我不能将它隐藏起来。”

1988年4月11日,在洛杉矶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末代皇帝》主创人员:编剧马克·派普洛(Mark Peploe,左一)、制片人杰雷米·托马斯(Jeremy Thomas,左二)、导演贝纳多·贝托鲁奇(中)、剪辑师卡布里拉·克里斯蒂尼(Gabriella Cristiani,右二)、摄影指导维托里奥·斯托拉罗(Vittorio Storaro,右一)举着他们的奥斯卡奖杯合影。

1987年10月23日,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执导的电影《末代皇帝》在意大利公映。最终它获得了不可思议的成就,横扫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最佳剪辑、最佳音响、最佳美术指导、最佳服装设计和最佳原创配乐,九项提名全中。主持人罗宾·威廉姆斯念出贝托鲁奇的名字后,他踏着中国风配乐步上台前,用意大利口音英语宣言:"这是我生命中最激动的时刻,这一点我决不能隐瞒。"(图源:VCG)

在奥斯卡颁奖晚会上,陈冲作为第一个担任颁奖嘉宾的中国人,和尊龙一同颁发最佳纪录短片奖。陈冲说:“真高兴,没想到奥斯卡最佳电影会提名一部中国电影。”尊龙纠正说:“《末代皇帝》不止是一部中国片,发行它的是美国公司,导演是意大利人,作曲有日本人、美国人,所以……”陈冲连忙问道:“那么这是一部?”尊龙语带双关地说:“可以说是一部环球(美国电影公司)性的影片”。(图源:VCG)

1987年末,影片全球公映,在伦敦首映时贝托鲁奇坐在查尔斯王子(HRH Prince Charles)和戴安娜王妃(Diana Frances)中间。王妃在看到溥仪割腕自杀、洗手池充满鲜血时,吓了一跳。因此,贝托鲁奇在下一个流血镜头出现的前一秒,用手挡住了戴安娜的视线,以免她再被吓到。在中国公映的版本中,只是删节了一些情色镜头,表现“文革”的内容全部保留。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