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英国脱欧协议要表决了 梅姨何去何从? /

英国脱欧协议要表决了 梅姨何去何从?

明天,英国脱欧大戏又要出新剧本了。

当地时间 12 月 11 日,英国下议院将就英国政府和欧盟达成的脱欧协议进行表决。而就在投票的前两天,来自英国左翼和右翼的抗议者一起走上了街头,带着截然不同的看法,共同抗议梅姨的脱欧协议。

有人举着写有 " 没有首相比糟糕的首相好 " 的标牌,回应梅姨的著名言论 " 无协议脱欧比坏协议好 "。

周日,梅姨在接受电视采访时尝试进行最后的呼吁,希望赢得欧盟领导人更多的让步,以弥合保守派内部的分裂。

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随着英国脱欧进程的推进,梅姨的 " 盟友 " 们纷纷离她而去,因为许多保守党立法者都不喜欢她的脱欧协议。

这一长达 585 页的协议主要关注了四个重点问题,包括北爱尔兰和爱尔兰之间的边境问题、英国与欧盟间的关税问题、爱尔兰协议有效期问题和脱欧过渡期问题。

其中,支持爱尔兰边境开放的计划备受争议,并让梅姨大失人心。该计划规定北爱尔兰和爱尔兰之间不存在硬边界,北爱尔兰需要遵循部分欧盟规则避免硬边界的出现。硬脱派认为,这将使英国与欧盟保持关系。

脱欧团体 " 投票离开 " 的创始人丹尼尔 · 汉南称,梅姨结束了自由运动,却让英国依然留在了欧盟。他说:" 梅从未真正理解为什么我们有 1740 万人投票选择离开欧盟,她似乎以为,如果她提出一些从技术上看能被称为英国脱欧的东西,我们就会感到满意。"

一直以来,梅姨坚定地与英国脱欧的强硬支持者站在一起,但她作出过多妥协的脱欧协议被硬脱派视为 " 背叛 "。据《纽约时报》,左翼批评者认为,梅姨浪费了太多时间安抚硬脱派,如果她提早与商界、绿党和工党温和派建立联盟,可能已经为妥协奠定了基础。

但深谙历史的政治家对此表示质疑,保守派政治家斯图尔特表示,自二战以来,工党从来没有在危机时刻帮助过保守党,梅姨在进入对手领域时需要保持谨慎。

梅姨会失败吗?

虽然对于梅姨来说,11 日的表决难说注定失败,但前景不容乐观。

" 如果梅失去超过 40 到 50 票,她的协议将会死亡。如果她的损失惨重,那么内阁或保守党后座议员可能会采取措施," 欧亚集团总经理 Mujtaba Rahman 说。

据《纽约时报》,如果梅姨在 11 日的表决中惨败,她可能被迫放弃脱欧协议,这将让英国政府面临无协议脱欧带来的经济混乱,同时梅姨也可能因此陷入唐宁街激烈的政治斗争,甚至被迫下台。

但如果她只是遭遇小小的失利,梅姨可能会凭借其顽强的决心,举行第二次公投。在这种情况下,她可能会就脱欧协议中的一小部分进行重新谈判,然后说服一些反对派立法者投票支持她的计划。

伦敦布伦伯格银行的高级经济学家 Kallum Pickering 称,脱欧协议不太可能通过第一次议会投票,而关于第二次公投的可能性存在很多争议。现在许多议员认为选民可以在第二次公投中作出明智而严肃的选择,而不像第一次公投那样发泄挫败感。

当然,梅姨还有一个选择就是放弃折腾了一年多的脱欧。今天,欧洲法院裁决,英国可以单方面撤回脱欧决定。也就是说,英国人可以改变主意继续留在欧盟。

如今,梅姨似乎陷入了骑虎难下的境地。她的前助理 Perrior 女士说:" 梅的政策可能会在本周崩塌,如果她离开,那将赢得许多英国人的钦佩,他们将尊重她无怨无悔的勇气。"

脱欧谈判给英国上了一课

自梅姨于去年 3 月正式启动脱欧程序以来,英国和欧盟就相关进程进行诸多博弈。这一政治进程给英国带来了很多教训,其中之一就是 " 珍惜时间 "。

据路透社分析,时间压力在脱欧进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里斯本条约》第 50 条 , 英国与欧盟正式展开的 " 脱欧 " 谈判为期两年,这一条约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某一方长时间退出谈判。布鲁塞尔则运用了时间要素向英国施压。

欧盟首席谈判代表 Michel Barnier 一直拒绝讨论欧盟与英国脱欧后的贸易关系,直到今年五月份欧盟解决了脱欧的关键要素——金钱、公民和爱尔兰的支持。这让梅姨不得不在脱欧协议中作出妥协,引发硬脱派不满。

如果脱欧协议在 11 日议会表决中获得通过,那么时间压力将再次出现,因为根据脱欧协议,英国将在 2019 年 3 月 29 日脱欧后享有 21 个月的过渡期,其间英国继续留在欧盟关税同盟和单一市场内,谈判并签署过渡期结束后生效的国际协议。2020 年 7 月前,英国只有一次机会要求延长脱欧过渡期,为谈判争取更多的时间。

据《卫报》,如果 2020 年底之前,双方仍未达成长期贸易协议且未能延长过渡期,脱欧 " 后备方案 "(backstop)将被触发,北爱尔兰会留在欧盟关税同盟和单一市场内。虽然欧盟声称该方案仅影响北爱尔兰,但由于梅姨排除了对北爱尔兰海关另作安排的想法,英国有可能最终仍然与欧盟规则长期挂钩。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