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毛泽东援助非洲鲜为人知的真相 /

中情局密档解码 毛泽东援助非洲鲜为人知的真相

不久之前,中国退役军人事务部披露,经与赞比亚政府沟通,赞方已经同意将境内三处中国烈士墓合并一处,并在位于首都卢萨卡市区的赞比亚历史最悠久的公立大学赞比亚大学旁划拨两公顷土地,用于建造中国烈士陵园,计划于年内举行开工仪式。

这是2018年5月1日中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正式实施后,中国政府“通过与有关国家的合作,查找、收集英雄烈士遗骸、遗物和史料,加强对位于国外的英雄烈士纪念设施的修缮保护工作”的最新举措,但无意间也揭开了一个争议极大的话题——毛泽东时期的对外援助。

在很多数中国人的认知里,毛泽东基于“世界革命”理想的对外援助,换来的并非友谊,而是如阿尔巴尼亚、越南一样的“白眼狼”。那么,毛泽东时代曾倾注极大期望的援助非洲情况如何,从美国中央情报局解密(电视剧)的档案中可以窥见一二。

1959年毛泽东与亚非拉美青年在一起(图源:VCG)

对于中国为何援助非洲,外界大多从毛泽东的“三个世界”理论倒推,因中国视第三世界国家为外交基石所以大力援助非洲。实际是倒果为因,正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成为美苏之外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毛泽东才提出了“三个世界”理论,而非洲国家独立浪潮也有中国援助之功。正是在第三世界崛起的背景下,1960年代中国开始大力援助非洲,这才有了毛泽东时代中国最大单一援外项目——坦赞铁路的出炉。

美国中情局1964年6月19日的《关于中国在非洲活动的分析和评估》则认为,“中国人是新到非洲来的……尽管遇到了阻碍,中国人仍自信,在欠发达地区,历史的潮流是向着他们的。他们竭尽全力地指出,中国与欠发达国家有着共同的经历,相信总有一天非洲人会认识到北京才是他们最坚定的支持者和真正的革命策源地”,“中共视非洲为一块充满机会的大陆”,有益于中国争取国际承认和获得国际影响力。

由此来看,在美国情报机构看来,中国之所以重视援助非洲,既有相似经历的“革命理想主义”情节,也有现实的国家利益考量。实际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毛泽东与斯大林(Joseph Stalin)极为相似,都具有“世界革命”的理想,但更是一个民族主义者。

1960年8月29日中情局《关于共产党中国在非洲的“政治和经济攻势”的情报报告》,则部分反映了当时非洲对中国的真实态度。“大部分受过教育而有政治意识的非洲人——当然绝不是所有人——将共产党中国看作是人类事务中的推动力量,认为它兴起于一场反对西方‘帝国主义’斗争之中,而西方‘帝国主义’是非洲人民共同的敌人。他们对共产党政权迅速成长为一个大国印象深刻,对中共在经济上取得了非凡成功钦佩不已。”

这份报告还披露,1955年万隆会议后,中国就决定加强与非洲各国的外交和经济联系,但直到1960年中国援助非洲力度并不大。在同一时期中国政府给予12个国家共计8亿多美元的贷款和援助中,绝大多数都流向了“共产党集团国家”,越南与朝鲜就占一半还多,中国对所谓“自由世界”的援助也集中在亚洲。

当时接受中国援助的非洲国家只有西非的几内亚和北非的摩洛哥。1960年摩洛哥阿加迪尔大地震后,中国向摩洛哥提供了1.02亿法郎(约合2,066万美元)援助;1959年、1960年两次共计向几内亚援助了15,000吨大米,以及派遣技术人员指导几内亚种植水稻和养殖业。同一时期,仅埃塞俄比亚就从苏联获得了1亿美元的贷款,几内亚也从苏联获得了3,500万美元贷款。

1963年底至1964年初,周恩来对非洲十国长达两个多月的马拉松式访问,拉开了中国大力援助非洲的大幕。图为非洲十国之旅第一站周恩来访问埃及时场景(图源:Getty)

1963年底至1964年初,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副总理兼外长陈毅访问非洲十国,耗时长达两个多月,这是中国政府首脑第一次访问非洲,恐怕也是中国高层迄今耗时最长的外访。由此,中国援助非洲开始加码。

中情局1968年9月1日的《情报备忘录:中国对撒哈拉以南非洲援助的新景象》对中国1960年代的对非援助做了盘点。因坦赞铁路、几内亚与马里铁路协议的签订,“中国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援助总额达到了大约6.65亿美元,占北京向所有非共产党国家提供的援助的将近一半”,到1967年进一步提高到三分之二以上,其中90%又集中在几内亚、马里、坦桑尼亚、赞比亚、刚果(布)等五个倾向社会主义的国家。当然,中情局也没有忘记为美国表功,指出自1959年以来美国对撒哈拉以南承诺援助超过20亿美元。

对于中国援助所产生的效果,中情局也给予了正面评价。“基本上,非洲国家对来自中国的援助比较满意。几乎所有的工业项目都是劳动密集型,因而雇用了大量的、难以找到工作的非熟练工人。农业计划强调生产必须的粮食作物,特别是大米和糖。非洲人还对中国的技术援助印象深刻。北京在援助一项项目时利用了自己的大量技术人员,因而减少了受援国有限的技术人力资源所承担的压力。此外,中国技术人员愿意生活得比其他外国技术人员更加俭朴也在非洲人中为中国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此外,中国的援助也给予非洲国家选择的机会。“许多非洲政府,无论接受了中国的援助与否,都将利用中国的援助提议来要挟西方施援国资助他们认为政治上是很重要的项目。”实际上,从公开的资料来看,坦赞铁路规划之初,坦桑尼亚、赞比亚都希望从西方国家获得援助,中国因素则成为坦赞两国获得美国支持的砝码,但因美国不仅不予支持还极力阻挠中国援助,最终经过多年博弈中国援建坦赞铁路才落地。

对于中国而言,中情局也承认“北京将会继续从它的援助努力中获得相当大的宣传好处。完成铁路建设所需的时间以及其在政治上的重要性也许有助于加强中国在非洲受援国的地位。北京也许能够对它成为其重要的施援国的对外政策某些方面施加更大的影响”。

而据中情局档案披露,1960年时,非洲有16个国家承认或者可能会承认中华民国,已经承认或打算承认共产党中国的仅7个。到1965年,中国已经与16个非洲国家维持有外交上的关系,仅1964年就与7个非洲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此消彼长之下,台湾国民党政权逐渐被排挤出非洲。最终,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时,坦桑尼亚代表引人注目地身穿中山装出席了会议.至今,中国军事代表团仍然常驻坦桑尼亚。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