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华人 /
  3. 华裔女子骗钱整容被判入狱 这样值得吗 /

华裔女子骗钱被判入狱...但整成这样真的值得吗

前几天,美国一名华人女子向法庭认罪,承认自己犯下了一级诈骗的重罪,面临最高6年的监禁,以及360万美元(合人民币2412万)的高额罚款。

根据侨报的报道,此案的当事人名叫黄欣(Hin T. Wong ),今年50岁,是一名持牌药剂师,案发前在纽约曼哈顿拥有三家药房。

一个外来移民,凭着自己的努力读医学院,考到药剂师执照,还连续创建三家企业,真是个激动人心的励志故事。

如果没有意外,她这条光辉的人生道路将会顺风顺水,安详成功,妥妥的华人精英 。

可惜一念之差,将她的人生猛然推向一个截然不同的方向。

根据检方的调查结果,2014年1月起,也就是黄欣45岁的时候,她开始操作一种叫做“白卡诈骗”的福利骗局,疯狂骗取政府的医疗补助金。

众所周知,美国并没有加拿大那样的全民免费医保,所以普通美国人必须自费购买商业保险,或与雇主一起购买各种复杂的公司保险。那些没有工作或低收入的人,买不起任何商业保险,随便生个病就可能被天价医药费所压倒。为了保护这些人,“医疗救助(Medicaid)”项目应运而出,相当于有收入的纳税人团结起来,一起帮助那些弱势群体。

医疗救助卡(Medicaid card)俗称“白卡”,它的受益者通常是老年人、残疾人、低收入家庭等。白卡的持有人通常不需支付保险金,就可以在指定的医院、药房或护理机构享受医疗服务,账单由美国联邦或州政府的医保部门支付。

白卡的持有人,很多患有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药,所以药房一旦签到这样的“客户”,就意味着长期生意有了保证。

但这样稳健的赢利模式,黄欣却仍然不满意,因为药房进货毕竟还需要成本。于是她决定造假,将不存在的药物卖给政府,而且是长期地、大批地卖。

黄欣的套路是,与一些白卡持有人勾结,将他们注册在她的药房,然后在那里假装“购买”处方药物并自动续药(auto-refilling),并将账单发给政府。

事实上,黄欣并没有将任何药物卖给白卡持有人,他们也没有按照医嘱来持续吃药。

但政府的医药款却源源不断地送到了黄欣的药房。然后,她遵照“承诺”,向那些白卡持有者支付少量“回扣”。

不吃药,只注册个名字就有钱赚,弱势群体发现了一条轻松的生财之路,自然积极配合。

2014年1月至2017年8月,3年多的时间里,黄欣就靠着这个伎俩骗取政府350万美元的医疗补助金。

黄欣将赃款大肆挥霍,买房买车,四处旅游,还花了8万多美元做整容手术。

根据警方给她拍摄的卷宗照片,虽然她的样貌有些怪异,但看着确实年轻了很多,根本不像四五十岁的人。

但得意忘形的黄欣根本没意识到,纽约州医疗补助欺诈管控小组(Medicaid Fraud Control Unit)已经盯上了她,并暗中进行了广泛调查。

2014年,三名卧底调查员伪装成白卡持有人,到达黄欣位于唐人街获架街131号的“纽约西药房”(NY Pharmacy),要求“合作”,黄欣心领神会,欣然同意。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黄欣的药房以这些病人的名义,定期将“艾滋病药物”账单发送给政府,总计获得60万美元的医保补助。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