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这个“高频词”或成为中国两会大看点 /

这个“高频词”或将会成为中国两会的一大看点

某企业电冰箱生产线。(图片来源:中新社资料图)

作为观察中国经济布局的重要窗口,2019年中国“两会”召开在即。官方将如何部署改善营商环境,料将成为今年“两会”的重要看点。

中新社27日报道,2019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优化营商环境势在必行且刻不容缓。无论是抵挡短期内经济下行压力,确保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稳,还是促进新旧增长动能转换,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中长期目标,加快建设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都是题中应有之义。

近年来,中国改善营商环境成效明显。根据世界银行报告,2018年中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已从78位上升至46位。但如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原部长赵晋平所言,尽管总体改善,但中国在某些指标上的排名与世界一流水平仍有不小差距。

最近几个月来,“营商环境”成为中国官方会议的“高频词”。

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已多次对优化营商环境作出专门部署,要求推动出台更多优化营商环境的“硬举措”,在精简事项、简化流程、降低费用等方面加大力度,避免对企业自主经营的不当干扰,并开展中国营商环境评价。

在此前举行的2019年中国地方“两会”上,绝大多数省市亦将改善营商环境列为今年重点工作之一,提出大幅度压减项目审批时间,将越来越多的事项移至网上办理,让企业少跑路等一系列目标。一场关于营商环境的全国大比拼,正蓄势待发。

不过,北京学者表示,仅靠聚焦便利化的政策还不够,关注法治化、国际化,打造高标准的制度和规则应成为新时期中国改善营商环境的新着力点。

作为走向制度型开放的重要一步,外商投资法草案已经完成一审、二审,将提请即将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这一外资领域的基础性法律最终版本如何,是否能为中国推进更高水平开放、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更符合国际规则的法治保障,外界高度关注。

与此同时,官方还明确提出实行竞争中立,对内资和外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一视同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围绕在更多领域打造高标准制度和规则体系,推进竞争中立,使营商环境更符合市场期待,政府工作报告将作出哪些安排,代表委员将贡献哪些真知灼见,料将成为2019年中国“两会”的又一看点。

北京《光明日报》报道,过去一年,中国开办企业环节进一步减少,“证照分离”改革有序推开,“多证合一”改革全面优化;登记注册便利化改革深化,29个省份实现无纸全程电子化登记;产品准入改革加快推进;食品、药品、医疗器械许可审批改革持续深化,48个国内外临床急需新药、50余个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知识产权注册便利化改革大幅提速;试点地区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缩一半以上;《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由原来的63条减至48条,一系列重大开放措施推出……

2018年,中国新增市场主体2149.58万户,其中,新增企业670万户,日均新增企业1.83万户,到2018年年底,中国实有市场主体达1.1亿户,其中,企业3472.2万户,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