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新闻综述:美国“震慑”了加拿大 /

新闻综述:美国“震慑”了加拿大

在美国对伊战争开始不久,美国即发起了所谓的“震慑”行动。短短几小时内,上百枚巡航导弹和几千颗炸弹如“雨点般落在巴格达的重点目标上”。美国的意图是想通过这种对重要目标地毯式的轰炸,一举摧毁伊拉克军队的士气,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其实,伊拉克并不是美国采取“震慑”行动的唯一对象。上周,美国对加拿大同样也采取了“震慑”行动,不过它这次用的武器不是巡航导弹和精确炸弹,而是美国大使的一次讲话。

美国的失望

3月25日,在多伦多的一次早餐会上,美国驻加拿大大使赛鲁西“坦率”地表示,对加拿大政府在美国最需要的时候不公开给予支持,美国感到非常非常失望。他指责加拿大总理纵容加拿大自由党议员的反美言论,他表示,加拿大对美国的这种立场,会对美加的外交和经济关系带来影响。至于加拿大到底要为此付出什么代价,他说,“等着瞧”。

赛鲁西本人并不是一个对加拿大不友善的人,他的女婿就是加拿大人,应该说,他对加拿大肯定有一定的感情。但在整篇讲话中,赛鲁西先后二十多次用到了“失望”这个词,想必,白宫一定对加拿大失望到了极点,同时失望中还带着愤怒。

美国对加拿大的失望是显而易见的。自二战以来,除越南战争外,几乎每次都是美国一说要打仗,加拿大就准备着出兵。从朝鲜到第一次海湾战争,从科索沃到阿富汗,美国的坦克开向哪里,加拿大大兵的脚步就跟到哪里,既使人数不多,至少也能为美国人壮壮胆助助威。这次美国出兵伊拉克,没有得到联合国的认可,就只能靠所谓的“意愿联盟”来证明自己的合法性,正是需要大家抬举的时候。而在这个关键时刻,一向为自己摇旗呐喊的加拿大兄弟,不但不出兵,连公开支持美国的话也不讲,怎能不令美国怒从心中起?至于这次加拿大不支持自己的理由,它才懒得去想。

其实,加拿大此次没有唯美国马首是瞻,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从经济上说,加拿大80%的出口都是面向美国市场,单就这一点,加拿大确实得罪不起美国。不过要让加拿大政府这次支持美国,也的确勉为其难。正如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所言:“当然他(赛鲁西)会失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对不能同美国保持一致也感到失望。”

加拿大的失望

加拿大失望什么呢?首先,它对美国攻打伊拉克的借口感到失望。美国攻打伊拉克,最初的借口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于解除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各国并没有什么异议,联合国1441号决议,就是世界各国立场最明确的表示。但正当联合国核查人员在伊拉克工作顺利,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的时候,美国却说查也没用,必须推翻萨达姆的政权,才能解决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问题。

无论美国的真实意图是什么,用“政权变更”这样一个说辞实在无法令人信服。没找到证据就先推翻人家的政权,是典型的先枪毙后审判的思维。如果这个模式可行,那么,美国从此就会不需要任何理由地自由进行下一场战争。世界各国,特别是那些被美国仇视的国家政府不个个自危才怪,他们会不惜一切手段充实自己的实力,这样,世界不但不会太平,反而更加充满危险。所以,克雷蒂安听了美国总统布什关于“政权变更”的讲话后,马上表示,“他们要推翻政权,那他们的下一个目标是谁?给我一个名单来”。一位加拿大人甚至认为,加拿大很可能就在美国的战争名单上。因为世界现在争夺的主要资源是石油等能源,美国石油净进口的26%、能源净进口的36%是由加拿大提供的。而世界将来争夺的主要资源可能是水,北美五大湖就处在美加之间,谁能保证有一天两国不会由此闹纷争?

其次,加拿大对美国撇开联合国独自行动表示失望。从传统上来说,加拿大外交具有多边主义倾向,所以加拿大既是联合国和世贸组织的创始者之一,也是诸如英联邦、法语共同体、美洲国家组织以及北约、八国组织的创始者或重要成员。加拿大特别重视联合国在解决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也希望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问题能在联合国框架内解决。在美法两国为对伊问题争执不下时,现已不是联合国安理会成员的加拿大还提出了一个折衷方案,受到了安理会中“中间国家”的欢迎。不过,加拿大的这一方案并没有受到美国的青睐,美国看到在联合国通过动武决议无望,就撇开联合国单干去了。对于这种连联合国合法外衣都不想披的做法,加拿大当然感到非常失望。加拿大总理多次表示,加拿大不会参加一场没有联合国授权的对伊战争。

不过这虽是加拿大不参战的一个主要理由,但却不是决定性的理由。科索沃战争也没有联合国授权,加拿大不还是照样跟着美国去了。加拿大不参战有自己的理由,是出于加拿大国内政治的需要。

不参战的理由

首先,加拿大多数民众不赞成没有联合国决议的伊拉克战争。

据加拿大伊普索斯雷德公司在今年一二月份公布的两次民意调查,超过60%的加拿大人都认为,加拿大只应该参加联合国授权的战争。该公司在战前的3月14日公布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59%的加拿大人认为,美国对伊动武应该得到联合国的授权。战争开始后,伊普索斯雷德在3月21日又公布了一项调查结果,52%的加拿大民众反对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69%的民众表示加拿大不应该参与这场战争,66%的民众赞同政府在伊拉克战争上采取的立场。虽然加拿大外长说民意不是决定加政府立场的决定性因素,但有了强大的民意支持,加拿大政府对这场战争的立场会更加坚定。

另外,加拿大联邦政府对伊战争的态度还和加拿大正在进行的地方选举有关。现在,魁北克省正在进行地方选举,执政的自由党候选人和目前魁北克省执政的魁人党候选人为选举激战正酣,实力不分伯仲。作为加拿大的政治重镇,魁北克的选举结果对加拿大执政的自由党政府有着重要的影响。而魁北克恰恰是加拿大反战立场最坚定的地区,这里超过80%的民众对战争持反对态度,所以,参加竞选的候选人全部表示反战。如果加拿大联邦政府冒然表态支持美国在伊拉克进行的战争,自由党候选人在这里必输无疑。加拿大政府在做决定的时候,心中当然要惦量一下其中的分量。

不过,加拿大虽然表示不参加对伊战争,它还是为美国提供了一些帮助。在开战前,加拿大派遣了三艘战船前往海湾,名义上是为了配合美国反恐,但在战场上,反恐和对伊战争的界线怎样划分,可能连加拿大政府也说不清。另外,它还有20多名军事交换人员正同联军部队一起在海湾地区,有些还在战斗前沿,加拿大并不打算召回这些人员。这样看来,加拿大对美国的帮助也可谓用心良苦。

可惜,美国需要加拿大做的远不只是这些,它需要加拿大大张旗鼓的支持。因为在美国看来,多一个国家支持,这场战争的正义性就增加了一分。在这个关头,一向紧跟自己的加拿大却不响应,怎不令它失望?虽然现在正忙于战争,没工夫多说些什么,但把“失望”表达出来,剩下来的事,就让加拿大自己去惦量惦量吧。

震慑后的惊慌

果不其然,赛鲁西的讲话一出,立刻在加拿大引起轩然大波。

加拿大人赶紧开始讨论自己在战争中的位置,至于战争到了什么程度,好像倒是被放在了次要地位。一向主张参战的加拿大右翼提高了反对政府立场的调门,指责自由党政府对战争的态度使美加关系受到了严重损害。一些工商界人士也开始对政府立场带来的“后果”表示担忧。上周六,加拿大国会大楼前开始出现请战游行。此外民意调查显示,对政府立场支持的人也锐减了10个百分点。看来,赛鲁西的一席话,对加拿大的“震慑”作用要比美军上千枚导弹和炸弹对伊拉克的作用大得多。

由于美加之间的关系是基于多年来历史地理上各方面的因素形成的,加拿大和美国在对伊战争上的分歧对两国关系长久的影响可能不大,但暂时的影响也许不可避免。按照预定计划,美国总统布什将于今年5月上旬访问加拿大,现在,加拿大正把布什的这次访问看成美国对加关系的晴雨表。

对于赛鲁西的讲话,克雷蒂安倒是没有作过多的回应,只是说加拿大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有权做出自己的决定,并表示即使朋友之间也会有分歧。不过,他还是决定改变他原本去美国参加一次领奖活动的行程。

加拿大一些分析家认为,虽然赛鲁西在这次讲话中只是表示对加拿大在这场战争中的立场感到失望,但其实,布什政府对克雷蒂安早就彻底失望了。克雷蒂安明年2月就要退休,说不定,美国早就在盼着加拿大的“政权变更”了。 (王心见)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